装配式住宅结构设计要点(含预制率、装配率计算)预制率和装配率目前除国标《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中对装配率做了统一规定外,上海、江苏、北京、成都、深圳、湖南、湖北等省市也陆续出台了针对当地的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但在纳入预制率(装配率)计算的构件范围以及各类构件预制率(装配率)的折算比例方面都有所差别。以上海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为例,预制率是指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木结构等结构类型的装配式建筑±。规范列出了两种计算方法:计算方法一预制率=预制混凝土构件体积/(预制混凝土构件体积+现浇混凝土体积)计算方法二预制率=∑(构件权重×修正系数×预制构件比例)×100%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每栋单体建筑为计算单元。,幕墙、石材、石膏板等非混凝土预制构件不计入预制率,内墙填充墙不计入预制率。,方法二可用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混凝土结构的装配式住宅采用两种方法计算均可。装配率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 建筑单体装配率 =建筑单体预制率+部品装配率+其他部品装配率 =∑(部品权重×部品比例)×100%其中,“部品”指预制内隔墙、单元式幕墙、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集成管道井、集成排烟道。“其他”指结构与保温一体化、墙体与窗框一体化、集成式墙体、集成式楼板、组合成型钢筋制品。 装配式结构体系选型制约预制结构体系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建筑高度,按照现有规范的规定,不同结构体系的装配整体式房屋有最大适用高度限值。二是建筑保温形式,常见的保温形式有夹心保温、内保温和外保温,设计时应考虑各类保温形式的特点及使用材料进行选择。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m)常见保温形式及特点各阶段PC专项设计内容及要点方案阶段方案阶段的PC专项设计主要有以下内容:,在确定预制构件类型时,应注意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不宜做预制、框支结构的转换梁和框支柱应现浇、高层的电梯井筒宜采用现浇结构。而在预制楼层的选择上,对于房屋的地下室楼层和屋面层,宜采用现浇楼盖结构;对于开洞过大的楼层、结构转换层,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PC专项设计主要有以下内容:——包括夹心保温外墙面积计算和预制率计算预制构件平面分布图示意预制构件立面分布图示意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阶段的PC专项设计主要有以下内容:——图纸中应区分现浇结构及预制结构,绘出预制结构构件的位置及定位尺寸;绘出预制结构构件型号或编号及详图索引号;,
装配式住宅结构设计要点(含预制率、装配率计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