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重读迈克尔 波特.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重读迈克尔_波特重读迈克尔·波特吴伯凡    2009-4-219:26:11专栏作者吴伯凡的专栏吴伯凡,哲学硕士,《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1997年起在研究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之余,开始从事网络文化研究和IT产业分析,著有《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一书。 “这几乎是每一个重要的管理思想的结局:一种思想被大张旗鼓地宣传,人们对之欣喜若狂,并且说‘我要了,给我也称上二十磅’。但根本不知道它是什么。”流程再造理论的创始人迈克尔·哈默曾说过这样一句自我解嘲的话。迈克尔·波特几年前在上海、北京、深圳传道授业解惑,尽管入场券价格高昂,但每一场演讲都座无虚席。也许这些听众也明白,这种以“给我也称上二十磅”的方式当然买不来“真传”。但这并不妨碍人们以巨大的兴致来参加这样的盛会。中国企业界在战略上的焦虑由此可见一斑。问题是,波特的“真谛”何在?波特的“真谛”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中国企业的问题?对于中国的现实,波特有真主张和真正有效的解决之道吗?波特的战略思想是所向披靡的商业利器,还是大而无当的屠龙之技?大师波特在哈佛的众多的教授中,波特是少数几个被称为“镇校之宝”的人物。他的声望和成就早已超出学界。最夸张也最流行的说法是:在“对20世纪全球经济影响力最大的50位人物”中,他位列前三名,仅次于彼得·德鲁克和格林斯潘。尽管他对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种种议论听起来有点隔靴搔痒,但怀疑这个32岁就获得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资格的人的智慧和能力显然是轻率的。他对管理学的贡献,他的著作的价值,是经过数十年间无数聪明睿智的大脑检验和保证过的。连彼得·德鲁克也说过,波特是少数对管理学真正有过贡献的人物之一。管理学家达文波特列出了最伟大的200位管理大师,波特名列第一。他认为,“波特是真正将这个工业经济的世界带入商业策略时代的人。他能将严谨的想法,转变成实务经理人能理解且加以应用的概念,而且还是个中高手。”波特担任了很多知名公司(如瑞士信贷波士顿第一银行、杜邦、英特尔、宝洁、荷兰皇家壳牌)的顾问。他还提任过里根时期总统产业竞争委员会主席,他还在美国国会和多个国际性组织的经济政策制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世界各地很多企业领导和政府官员的特别顾问。他的权威地位有目共睹,无可置疑。但有一点也是有目共睹的:他的思想难以避免地局限和漏洞——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局限和漏洞在有心的同行的眼里日益明显。波特在管理学界是受到质疑和攻击最多的权威。尤其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波特的学说在美国管理学界成为管理学者竞相嘲弄的对象。正如波特自己说过的,“当时我读有关公司战略的文章,充斥着这样的说法:‘波特说……但那是错的’”。很多谈战略问题的学者,已经习惯性地把驳斥波特的观点作为其立论的前奏。这既是波特的尴尬之处,也是他的荣耀之处——你可以攻击他,但你不能忽视他。波特思想的脉络波特最不可忽视的地方就在于,他创立了战略研究的框架和话语平台。后来者批判他的观点时,也是在他创立的这个框架上进行批判。波特最大的创见包括三个方面:一、五力分析模型;二、三种竞争方式;三、价值链理论。五力模型是一种战略分析工具,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当企业要进入某个行业时,你如何判定你到底该不该进入。也就是说,它可以帮助你决定不做什么和做什么。简而言之,它能帮助你做出权衡和取舍。涉足一个行业,就意味着马上面对着五种力量的挑战。这五种力量中,既有横向的(

重读迈克尔 波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18-11-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