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长征中红军各方面军播撒下革命火种.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长征中红军各方面军播撒下革命火种长征中红军各方面军播撒下革命火种长征不是溃逃,红军也不是流寇。党和红军把由失败引起的战略退却变为北上抗日的战略进军,一路宣传党的主张,创建红色政权,组织地方武装——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一场伟大的战略转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事实证明,长征不是溃逃,红军也不是流寇,在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中,各路红军都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带领当地群众创建革命政权,组织地方武装,一路播撒下了革命的火种。红一方面军:帮助各地群众组建地方武装 1935年2月扎西会议之后,中央成立了中共川南特委,组建了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在中央红军转移之后,徐策、余泽鸿等人领导游击支队转战云贵川三省20多个县,初步建立了游击根据地。1937年春,在敌人重兵“围剿”下,游击纵队主要领导人相继牺牲,根据地丧失。特委和纵队随后在边区组建云南游击支队,一直活动到1947年。长征途中,中央采取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帮助各族人民建立自己的革命政权,不仅保证红军顺利通过了少数民族聚居区,也留下了革命的火种。中央红军在通过黔东南时,在黎平建立了苗族、侗族武装自卫队。在通过大凉山彝族聚居地时,中央红军发出设立彝人政府的号召,成立了彝汉人民联合政权——冕宁县革命委员会,组建了冕宁县抗捐军。受红军的影响,彝族沽鸡家支的首领小叶丹打起了刘伯承授予的“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旗帜,联合其他黑彝家支的人,共同抗击国民党军。红二方面军:临时根据地成为长征“加油站” 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在贵州成立了新的临时政权——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贺龙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各县苏维埃和95个乡、镇、村的红色政权也随之建立,形成了以黔西、大定、毕节为中心的川滇黔革命根据地。各族群众积极报名参军,短短20多天就扩大红军5000余人。在红军帮助下,成立了以辛亥革命元老周素园为首的抗日救国会和贵州抗日救国军,在毕节地区做了宣传抗日、发动民众、支援红军等许多工作。由于形势的变化,根据地没能巩固下来,但是救国军却在当地长期坚持斗争,红军播下的革命火种一直没有熄灭。北上陕甘途中,红二方面军还在甘肃成县、徽县等地建立了临时根据地,在战略转移途中获得了一个休整时机。根据地和临时根据地成为红二方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他们把打、走、蹲(建立新根据地)紧密结合起来,在长征途中获得了必要的休整,以逐步转进的方式完成了长征。这种长征方式受到党中央的高度评价,毛泽东称赞他们“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个大经验”。红四方面军:成立第一个民族自治地方政权红四方面军十分注重开展群众工作,专门成立了一个由20名石匠组成的钻字队,在岩石上镌刻标语进行宣传,成为有名的“红军石刻”。长征途中,红四方面军在剑阁、梓潼、江油等地建立了5个县苏维埃政府,先后开辟了松理茂赤区、大小金川革命根据地和康北革命根据地。 1935年5月3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政府宣告成立,号召藏、回、羌、汉穷人联合起来打倒国民党军阀。在红军的协助下,茂县、理县、汶川等地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府,绥靖县成立了回族苏维埃政府,小金、阿坝等地建立了藏族苏维埃政府。11月8日,党和红军在绥靖县建立格勒得沙共和国,这是藏族历史上第一个人民革命政权,也是党在民族地区成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地方政权。 1936年5月,红四方面军在康北甘孜建立

长征中红军各方面军播撒下革命火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