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蒂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doc:..带蒂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许清卢光辉张克勇杜沙沙(大冶市人民医院湖北黄石435100)【摘要】目的:观察带蒂皮瓣治疗皮肤癌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一期采用邻近组织带蒂皮瓣修复皮肤癌扩大切除后的缺损创面。结果:木组17例患者中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7〜63)个月,所有随访患者均获得半年以上生存期,随访2年以上患者有13例,%(2/13)。结论:皮肤癌扩大切除术后组织缺损面积及广深度较大,带蒂皮瓣技术成熟,修复创面缺损疗效满意。【关键词】皮肤肿瘤;皮肤溃疡;外科皮瓣【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046-02皮肤癌分为黑色素瘤和非黑色素瘤,非黑色素瘤括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其中,乂以基底细胞癌最为常见,它很少转移;鳞状细胞癌存在转移的潜在可能性。,笔者所在科室收治17例皮肤癌患者,术前评佔均有手术指征,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在入院完善检查后,行扩大切除术,并一期选择邻近带蒂组织皮瓣修复缺损创面,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35〜81,平均51岁;黑色素瘤4例,鳞状细胞癌10例,基底细胞癌3例,发病部位为四肢,扩大切除术后最大缺损创面20cm×14cm,最小缺损创面4cm×,初步证实为皮肤癌;并完善影像学检查(X线,CT,MRI),了解肿瘤界限及局部浸润情况,有病患肢体淋巴结肿大者行血管及肿大淋巴结彩超检查,评估血管受压情况及淋巴结大小、部位、数0。,常规设计2〜3种备用组织瓣方案,对供区血管穿支进行术前多普勒超声仪探查定位。,对皮肤癌原发灶进行扩大切除,基底细胞癌安全切缘为5mm,鳞状细胞癌安全切缘为10mm,黑色素瘤安全切缘为10mm〜20mm:切除深度常规达到深筋膜下,并根据肿瘤部位、组织性质及与邻近组织关系,视情况扩人切除边际。肿瘤切除后彻底清洗消毒创面,并术区重新铺巾,更换手术器械。术中对缺损部位面积、年龄及全身情况进行再评估,结合术前设计选择合适邻近组织带蒂皮瓣修复创面,供区根据面积大小采取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植皮,术区、供区彻底引流,患肢局部制动,皮瓣避免受压,术后常规抗感染、抗凝等治疗。,凭借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本组17例皮肤癌患者均在扩大切除病灶后一期修复缺损创面,奋1例足跟皮肤癌患者术后皮瓣表皮部分坏死进行局部换药一月后愈合,经7〜63个月的随访,皮瓣存活良好,外观满意。所冇患者随访2年内均未复发,随访2年以上患者中,存在2例复发转移并死亡,且均为65周岁以上高龄患者。[1】,大量研究者认为这与光照有一定关系。冋顾本组17例患者,农
带蒂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