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争端
--论中国南海局势
主讲人:胡玉智
制作:胡玉智王羿钦
LOREM IPSUM
南海局势争端原因分析
南海地区资源丰富
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较为充沛。南沙群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底栖生物极为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有石油和天然气、铁、铜、锰、磷等,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南海是世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南海海域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曾母暗沙、万安西和礼乐滩等10几个盆地。其中,南沙海域油气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公里,“第二个海湾”。在我国南沙群岛海域里的就有420亿吨,仅曾母暗沙海域已经探明石油储量就有120亿-130吨. 到目前,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都在南海开采石油,他们已经在南沙海域钻井1000多口,年采石油量超过5000万吨。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南沙群岛海域还没有开采出一滴石油.
南海争端的历史因素
南沙群岛主权之所以后来成为“问题”并酿成争端,除了资源丰富外,还与20世纪30年代后外国殖民主义势力侵略南沙群岛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19世纪中后期,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在经历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之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法国和日本先后对南沙群岛进行了一系列严重侵略活动。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之后,统治越南的法国殖民者乘机声称安南对西沙群岛拥有所谓“先有权” 1933年,法国派炮舰“阿勒特”号和一艘测量船侵占了南威岛等9座南沙岛礁,时称“九小岛事件”1939年3月30日,日本将法国人驱逐出南沙。后来,日本将所占东沙、西沙、南沙等群岛一并命名为“新南群岛”,隶属台湾南雄县治。越南认为1951年签署的《旧金山和约》中规定日本“放弃对于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之权利、权利依据与要求”,并没有明确规定日本放弃这些领土后,由哪些国家收回,因此,越南单方面认为和约上述条款规定的是越南的权利。
国际海洋法因素
1982年制定了一部新的国际海洋法,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主权权利。根据国际海洋法,礁坪属于主权国家的领土范围,干出礁等同岛屿,泻湖为内海。每个岛屿(干出礁)可根据方公里的领海和125664平方公里至431481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
这样,1平方公里小岛的主权,可能意味着12。56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区域。中国在1992年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南沙群岛的地缘位置因素
南沙群岛的地缘位置十分特殊,在地缘政治和军事安全上,南沙群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也是我国南部海域前沿的军事战略要冲南沙群岛及其海域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咽喉,地近马六甲等重要海峡,是从亚洲驶往印度洋、中东、欧洲的最近航路,沟通两大洋和联系三大洲的海上枢纽。从交通航运的重要性来看,世界上1/10强的石油产品由中东运往东亚、,谁拥有了南沙群岛及其海域,就等于自己掌握了“一条战略财富”。如越南强调南海是其“天然屏障”,菲律宾则认为南沙群岛是“正对菲律宾群岛腰部的一把匕首”
南海争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