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人的宗教和信仰2006-10-13作者:李向平 ——序《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 ■李向平 中国人信仰什么?中国人能够信仰什么?或者说,中国人的信仰对象是什么?与西方欧美的基督宗教比较,中国人有自己的宗教吗?时下中国人的信仰危机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这本名为《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的书,力图要表达的就是这样一个观念,中国的宗教和信仰往往不是单纯的宗教和信仰,它们常常被镶嵌在权力和秩序之中,难以获得一种纯粹的表达形式。因此,要把中国人的宗教及其信仰的问题或现象讲清楚,先要把中国社会的关系和结构弄清楚,然后才能把中国国家的权力秩序及其形成过程、合法性的证明方法给说明白了。这样,中国人的宗教和信仰才会表现、被解读出来。 另一方面,中国人相信的东西又很多,如果信仰讲的是对神灵的崇拜,其对象就多不胜数,各种神祗,应有尽有。从自然现象到社会权力,从一神到多神,从天上到地下,从死人到活人,只要能够崇拜、信奉的,能够从此信仰中建立利益互惠关系的,人们都会烧香叩头、下跪许愿,从而建构有中国人独有的“关系-信仰模式”。 此外,导致中国宗教、信仰讲不清楚,是因为中国人无法构成一个独立的信仰群体,无法以一种独立的信仰群体而构成一个宗教体系。中国人的信仰,依据于各种关系而萌生。神伦关系、天人关系、人际关系……它们的交叉重叠、相互利用、相生相克,它们能够产生信仰,却无法完全定义这种信仰。天下公有资源的拥有者,可能就是天下信仰;一介书生,可能就是独善其身的私人信仰。 所以,公共关系者建构公共信仰;私人关系者形成私人信仰。合法关系者,信仰合法公开;非法关系者,信仰非法神秘。无论神伦、天人、人人之关系的拥有者,无不如此构成信仰。特别是那些拥有天下、国家权力者,他往往会使用手中的权力来界定这种关系-信仰的社会界限,从中衍生出权力的专断和强制。信仰成为了权力秩序中的镶嵌物。 为此,本书在杨庆堃之制度宗教和扩散宗教的概念基础上,拓展为中国社会独特的公共宗教和私人信仰等概念,并把它们之间的对应或对立的关系,置于汤武革命、人
传统中国人的宗教和信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