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石山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困难和对策.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石山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困难和对策
自治县扶贫办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在大石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难度和压力依然很大,仍然存在一些较大的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钱少粮、缺衣少住、入学就医和群众饮水困难等现象非常普遍。不仅如此,落后的交通条件、闭塞的信息、脆弱的经济基础,犹如一道道鸿沟,严重制约着大石山区特困村群众发展。
一、大石山区基本情况
石山地区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土地极其稀缺,同时又聚集了大量的农业人口,而本地区工农业不发达,无力吸收过剩的劳动力,由此造成石山地区的贫困。这些地区耕地面积少,除一小部分地区是峰谷平原外,绝大部分是石山坡地。但是,这些区域却聚集了大量的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低比较少,土地又贫瘠,耕地短缺,决定了石山区在农业经济时代是难以摆脱贫困。
二、大石山区的主要特征
一是贫困面广。石山区所属的县、乡镇、村都是被国家列为扶贫开发新阶段重点扶持对象;二是贫困人口多。按照新调整的1196元贫困人口标准测算,大石山区的贫困人口占的比例多;三是贫困程度深。大石山区贫困人口的贫困特点各不相同,有的缺粮,有的缺钱,有的无住房,大多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条件恶劣。贫困人口的相对素质较低,“等、靠、要”的旧观念依然存在,自我致富、自我发展的能力较低。近年来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新形势下搞好石山地区扶贫开发还面临着一系列难题。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面临着艰巨的扶贫任务。目前,就我县而言,全县共有扶贫开发重点村99个,%,有贫困人口 , %。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695元,位于全区倒数第一。全县贫困人群中普遍存在在综合素质低、缺乏竞争意识、思想观念落后、劳动技能和生产能力差等突出问题。同时,由于脱贫标准低,生产条件和科技素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遇到较大自然灾害或天灾人祸,绝大多数脱贫人口容易返贫,扶贫攻坚任重道远。
(二)面临发展基础的制约。一是产业结构层次低,生产的原材料、初级产品不仅科技含量小、市场需求弹性小,而且附加值低,导致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链短、产业拉动作用受到限制;二是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农民人均纯收入低(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95元,分别比全区、全国低3224元和1848元),农民用于生产的投入少,绝大多数农户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三是基础条件薄弱,石山地区农民“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仍然突出。
(三)面临着环境因素的制约。从环境方面看,石山地区贫困人口多住在边远山区、高寒山区、石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有的贫困人口甚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地方,这些地方山高坡陡,土地贫脊,主要靠牛耕锄挖,劳动生产率低下;一些地方石漠化比较严重,既缺水又缺燃料,失去了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石山地区的市场经济发育相对滞后,开放程度极低,对外经济交往不多,外来投资者少,这也直接影响着这些地区的发展。
(四)面临着科技力量不足与科技服务“缺位”的瓶颈制约。一方面,石山地区农民十分缺乏有效的科技指导,直接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大石山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困难和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世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