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晋商文化.ppt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小组: 徐建,鲍磊,王磊,张海军
山西(英文:Shanxi)
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
春秋时期,年幼的周成王诵在游戏中“桐叶封国”封其弟叔虞为“唐侯”,建立“唐”诸侯国。叔虞之子燮父,迁都晋水旁,改国号“唐”为“晋”。
战国初期,韩、魏、赵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
全省总面积156579平方公里,2008年总人口3410万人,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晋城等11个地级市,共 85个县,11个县级市,
23个市辖区。
省会太原。
唐→晋→三晋→山西
一、什么是晋商
(1) 专指古代晋国、尤其是明清500年间山西经营商业和从事商品交易的商人。
(2) 凡山西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易等的工商业者,都可泛称“晋商”,包括从事国营工商业者和私营工商业者。
二、晋商的起源 1 先秦时代:晋南一带就有了商业交易活动。 2 秦汉时代:平陆、平遥、太原、汾阳等地成为重要商品集散市场。 3 唐朝:定太原为北京,太原城成为商业繁华的有名城市,“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韩愈)。但这一时期的山西商人还没有一定组织和突出的地位。 4 宋代:山西商人与徽州商人并称,成为中阳(临汾)这一带的商人遍及全国各地,获得巨额利润”。(《马可·波罗游记》)     5 明代到清代初年:山西商人势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明代全阳、蒲州(永济)三处。山西商人资本积累相当可观: “平阳、泽、潞富豪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
三、发展与辉煌时期(一)明代以前的萌芽时期。 1、夏商时代,山西境内就有商业活动,主 要是做盐业贸易。以后又发展到丝绸、铁、粮食等,山西商业比较发达,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山西商人并未成帮。 2、北宋年间开始的盐业国退民进给晋商发展一个有利的机会,但宋代后期的战乱,以后辽、金、元的异族统治,使晋商缺乏一个安定的发展环境,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发展。
(二)明代到清朝中期的高速成长时期。 1、明初政府鼓励民间商人把粮草运到漠北边疆之后换取盐引(批发零售盐的凭证和权力),进行高利润的盐业贸易,史称开中制。 2、明中期政府用折色制取代开中制,即银子买盐引(凭证和权力),结果有钱的更有钱。 3、清政府对北部蒙古一带的开发,山西商人走西口,向日本出口铜,被称为船帮;向蒙古、俄罗斯出口茶叶,被称为茶帮。 这一阶段,山西商人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在商业经营管理方面也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模式。
(三)从清朝中期到民国初年的 金融业全盛时期 清道光年间日升昌票号的建立,标志着山西商人在经营甚为发达的商品贸易的同时,其中心开始转向以汇兑业为主的票号。山西票号很快成为全国最有实力的金融资本集团。 晋商最辉煌的一百年。是金融业把晋商推向它事业的顶峰,中国十大商帮之首。 晋商经营范围和地区远远超过了其他商帮,更重要的是,它的金融业是其他商帮远远无法比拟的。
(四)从清朝末年到抗日战争之前。 这一阶段是晋商由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时期,由票号业向银行业转化时期。 由于转化的失败,山西票号逐渐衰落,晋商也就渐渐消亡。
晋商所创造的辉煌历史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经营范围广泛。 除盐业外,有铁业、茶业、丝绸业、棉布业、粮油业、颜料业、杂货业、木材业,以及金融业,甚至还有酱菜业(北京六必居)、饭店业(北京都一处)、药业(早于同仁堂的北京万全堂药店)、文物古玩业等,各行各业无所不包。这在当时的其他商帮中是少见的。 其次,经营空间遍及全国,甚至海外。 当时在全国各地经商的山西人到处可见。遍及全国的山西会馆正是晋商走向全国的象征,仅在北京晋商会馆就有9所,日本、俄罗斯、蒙古等也都是晋商大显身手的地方。 最后,晋商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 它的两权分离、激励机制、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人才培养等成功经验,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晋商文化:
山西商人(即晋商)在从事商业交易活动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商品财富和经营经验的总结,以及由此衍生、发展而来的商行制度、商业道德、商会组织等商业文明。

晋商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枷
  • 文件大小1.85 MB
  • 时间20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