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声现象
·江苏科技版
第1课时声现象
11/13/2017
产生
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产生的,________停止,发声停止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________,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________
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声音可以在________体、________体和________体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_____中传播
声音是一种波,,表明声波具有________
声速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种类有关,通常情况下,固体传声最________,气体传声最________,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
声速的大小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第1课时│考点聚焦
·江苏科技版
考点聚焦
考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振动
振动
声源
声源
介质
固
液
气
真空
声波
能量
快
慢
340
11/13/2017
第1课时│考点聚焦
·江苏科技版
[注意]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产生声音停止,但声音的传播并没有停止.
11/13/2017
第1课时│考点聚焦
·江苏科技版
响度
音调
音色
定义
声音的______
声音的______
声音的_____
决定因素
声源的_____和距离声源的______
,音调越高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听觉表现
响度大:震耳欲聋
响度小:轻声耳语
音调高:声音清脆、尖细
音调低:声音粗犷、低沉
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主要因素之一
强弱
高低
品质
振幅
远近
高
考点2 声音的特性
[说明] 我们所说的声音的特性是针对乐音而言.
11/13/2017
第1课时│考点聚焦
考点3 令人厌烦的噪声
乐音
噪声
主观感受角度
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
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物理学角度
波形是有规律的
波形是________的
环境保护角度
有益于人们健康的声音
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
杂乱无章
11/13/2017
第1课时│考点聚焦
·江苏科技版
[说明] (1)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乐音和噪声没有严格的界限,乐音可以变成噪声.
(2)噪声是一种污染,减弱噪声的主要途径有:在______控制噪声(包括改变、减少或停止_______振动),在________控制噪声(主要方法是________声、_______声和________声),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声源处
声源
传播途中
隔
吸
消
人耳
11/13/2017
第1课时│考点聚焦
·江苏科技版
考点4 超声波和次声波
超声波
次声波
定义
频率高于__________的声波
频率低于________的声波
特点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能量等特点
次声波具有传播远、易于绕过障碍物、无孔不入的特点
应用
测距、测速、定位等
预报台风、地震等
20000 Hz
20 Hz
11/13/2017
第1课时│考点聚焦
·江苏科技版
[说明] 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超出这个范围的声波人耳都听不到.
11/13/2017
第1课时│知识纵横
·江苏科技版
声波与电磁波
不同点
相同点
声波
声在介质中的传播形式,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电磁波
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知识纵横
11/13/2017
第1课时│归类示例
·江苏科技版
归类示例
例1 [2010·苏州]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108 m/s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此我们听到声音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有发声体和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及温度有关;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类型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A
11/13/2017
2013届中考物理复习方案(苏教版)第1课时 声现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