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国内新能源车企造车迫近伪窗口期? 5月22日,国务院关税司发布了关于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的公告:7月1日起,进口乘用车关税从25%下调至15%,汽车零部件税率则从多个介于8%到25%之间的税率降至6%。此消息一出,诸多车企纷纷响应,奥迪、沃尔沃、宝马及大众汽车均回应称,将仔细了解与评估政策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时捷和丰田表示将下调汽车价格,特斯拉则直接下调汽车价格4-9万元。这样一来,中国市场对外来车企的吸引力愈发强了,尤其是在新能源、无人驾驶主导的未来汽车市场上,也将出现更多外来品牌的身影。近日,报道称捷豹路虎将于自今年4月1日起未来的一整年,投资45亿英镑用于新车型、新技术的研发。捷豹路虎自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经深深扎根本土,目前,中国是捷豹路虎全球布局的第三大市场,也是其在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据悉,,连续四个月累计销量增幅强势。不只捷豹路虎受中国市场的吸引越发本土化,中国市场为新能源汽车生长提供的丰厚土壤,让诸多国内自研汽车品牌开始奋起。事实上,从近些年国内社交、电商、支付等领域自研产品的崛起就能看出,中国创造已经逐步接轨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了。面对未来汽车这块庞大的市场,国内汽车品牌自然也当仁不让。新能源汽车战争打响,车企却难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不同于大多数外来车企掌控着变革时期绝对的主动权,国内传统车企在互联网面前的地位显得微乎其微,像个耄耋老人面对智能手机一样手足无措。国内汽车市场两极分化严重,传统车企管理滞后且笨重,无数PPT造车的互联网车企如雨后春笋般一夜冒头。在当今国内汽车市场上,互联网+传统车企的强强联手案例并不少见,传统汽车品牌硬件借助互联网车企软件的深厚实力实现转型,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定式。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奇点、小鹏和蔚来汽车三大品牌,均成立于2014年。按照业内所认可的量产、研发一款新产品需要花费4年时间的标准,2018年将是一个造车窗口期,也就是说,大批量产汽车产品应当会在今年广泛落地。经过3-4年的沉淀,基本结果可以初步得到检验。然而,事实却显得不尽如人意。今年4月25日,奇点汽车宣布完成C轮高达30亿的融资,并牵手北汽新能源打造智能汽车。继2016年11月9日的B轮融资之后,奇点时隔一年多终于得到了更强大的资金支持,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外界的部分质疑。然而在造车所需“大量可持续的注资”面前,奇点汽车显然称不上有优势。因此,曾于去年4月13日亮相的首款量产车型iS6,能否在今年年底实现量产还未可知。同样是在去年4月,蔚来汽车携11辆车亮相2017上海国际车展,量产车蔚来ES8首次亮相,计划于今年正式开始交付。互联网车企起步均采用OEM模式,蔚来也不例外,然而江淮汽车的生产体系和质量体系一直遭到质疑,代工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蔚来的品牌声誉和口碑。再加上尚未打磨成形的供应商体系,蔚来汽车零部件分散采购亦是一大痛点。而于去年12月16日上市后的蔚来ES8获得的万辆订单,新车交付时间由今年3月推迟至4月下旬,又于4月推迟至5、6月份,最终落地在今年9月底完成万辆交付。然而时间不等人,如今业内甚至流传“蔚来汽车可能是最大的骗局”这一说法。据悉,蔚来的万辆订单已有约半数用户退订。看来,PPT造车魔咒依然难消。小鹏汽车则于去年10月率先实现量产,今年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国内新能源车企造车迫近伪窗口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