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纳里•奥康纳《启示》中的宗教情结内容摘要:本文从读者角度出发,以作者和作品为依托,对弗兰纳里•奥康纳本人及其短篇小说《启示》进行了解读。通过将作品视为阅读过程中的审美对象,并充分发挥读者的主观阐释来挖掘作者的创作意向,最终揭示作品中隐藏的宗教情结。关键词:阅读读者反应奥康纳《启示》,文论界总会不约而同地提起威廉•福克纳。似乎“没有了他就没有完整的南方文学”。[1](P151)然而,在二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中,评论界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作家__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虽然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因疾病困扰仅留下2部长篇和31部短篇小说,但这足以使之成为继福克纳之后最杰出的南方小说家。代表作《启示》被认为是“她最好的一篇小说,也是她观念的集中体现”。[2](P79),西方评论界常以“圣经地带的歌手”或“天主教小说家”相称。奥康纳出生在一个笃信天主教的家庭里,上的也是教会的圣心学校。进入大学后,她在校刊《科林斯》上初露才华,一些作品或多或少地染上了宗教色彩。[3](P27)她的成名作《慧血》表明了她对上帝、福佑、再生的认识和思考,也是一部表明作者宗教信仰的小说。[1](P206)细心的读者将会发现奥康纳的很多小说都带着不可分割的“圣经情结”,《暴力得逞》(TheViolentBearItAway)、《启示》(Revelation)、《最后的审判日》(JudgmentDay)甚至直接或间接地借用了《圣经》中的语言作为隐喻。在其全部短篇小说中,有5部直接与宗教主题相连,表现了对上帝的感受和向往。《启示》援引《新约》中“启示录”一词作为题目,通过一个戏剧性的冲突,让主人公在上帝的恩典下,实现自我审视和精神超越,再现了作者对基督的认识。故事的前半部分发生在一间诊所里。女主人公特平太太既是个性格自大、精神盲目的虔诚教徒,又是个颇有爱心、与人为善的农场主夫人。小说一开始,她正陪同丈夫克劳德前来就诊。刚进诊所,她就夸夸其谈,并马上找到一位和自己身份相配的时髦夫人与之搭讪。她赞不绝口地歌颂上帝,自夸自家的猪舍是何等清洁,自己对待黑人又如何仁慈。可就在她高声嚷着“谢谢您,耶稣啊耶稣,谢谢您!”的时候,[4](P435)时髦夫人的女儿 位相貌丑陋,名叫玛丽•格雷斯的学生,终于难以忍受特平太太的言语,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歇斯底里的发作。她将手中厚重的书扔在了特平太太的“左眼上方”,并且用“夹钳一般的十指掐陷在她(特平太太)那脖颈的软肉里”,仿佛要置对方于死地。[4](P435-436)她昏厥前对特平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这个从地狱来的,回地狱去见你的鬼去吧,你这头老疣猪”。[4](P437)此话犹如晴天霹雳一样打在特平太太身上,仿佛是她期待已久的“启示”。她不由得心潮澎湃,冥思苦想,回到自家的猪舍前凝视着眼前的这种动物,似乎找到了自己和它们的共通之处,又似乎余怒未消。她一边拿起手中的水龙头冲击着猪群,一边天问式地喊道“你当你是个什么了不起的人物?”[4](P447霎那间,“她那句问话穿过牧场,越过公路和棉花地,最后又清晰地折回到她耳边,就像一句从树林那边传来的对她的答复。”此时,她仰望天空,空
弗兰纳里·奥康纳《启示》中的宗教情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