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浅论体育竞赛中的道德
刘超伦(1110728)
摘要:简要论述体育竞赛中的道德标准及应遵守的基本准则。简要分析文化对体育竞赛中道德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道德文化
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通过对道德的把握,来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发展的方向,确定自身生存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己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觉地扬善抑恶,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保持社会和个人的健康发展。
但是在竞技体育中,人们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比赛,并不是平常的人与人,社会与人的关系,那道德是否还存在呢?什么样的道德才是体育中的道德呢?
推崇礼义为先的原则,追求赛场人际和谐
近日,中国篮球界又一次爆发出打架丑闻。美国乔治敦大学篮球队与中国八一火箭队在北京奥运篮球馆进行一场友谊赛。在第四节,这场友谊赛退化为全面的武斗。比赛期间适逢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美国国务院曾敦促乔治敦的小伙子们效仿当年的乒乓外交官,充当一回文化大使的角色。但是为何场下彬彬有礼的队员们一到场上就仿佛忘记了一切道德和修养,纷纷大打出手?40年前,乒乓外交为中美关系的解冻铺平了道路,那时候中国愿意在体育比赛中打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红色条幅。如今,乒乓外交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昔日的口号已经倒过来,变成了“比赛第一,友谊第二”。中国的“金牌战略”将四年一度的奖牌计数转化为衡量国家进步的标尺,但是,在每年增长的奖牌背后,仿佛缺失了什么——是道德。在体育比赛中,首先,作为一个人,就要有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不能伤及他人。中国传统道德认为,“礼”是人与其他动物向区别的标志。《礼记冠义》:“凡人之所谓人者,礼义也。”而不伤及他人是最基本的礼义。是立人的根本。无论是打架还是故意使坏,都是有悖道德的。良好的竞技状态是建立在和平,稳定的赛场秩序上的。
倡导实事求是的赛风,强调恪守赛场诚信
1988年5月在联邦德国发生了一件稀罕事,此事被足球界传为佳话。在一次全国联赛中,不来梅队的弗兰克奥登维茨在本方禁区内手球出界,裁判员没有看见,因而判科隆队发角球,科隆队当时提出异议。裁判员问奥登维茨是否手球违例了,他痛快的承认的确犯规了,结果科隆队靠这个点球赢了这场比赛。奥登维茨的一些队友抱怨他“太傻”,但是他诚实的态度却受到了广大运动员和球迷的赞赏。国际足联把1988年的“最高风格奖”授予了奥登维茨,。在中国古人看来,诚是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的根本,故“养心莫善于诚”。信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孔子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思想。在体育中,激烈的竞争不应遮住诚信的光芒,诚信也是深深融入在体育的精神中,是必须恪守的体育道德。
追求体育精神的境界,笃行体育道德标准
我们期待运动员的表演,期待运动员为我们奉上更加精彩的比赛。精彩的比赛是建立在运动员对体育的热爱,对体育的执着和永不服输的精神上的。“他们不可能打倒我,除非杀了我,而任何不能杀了我
人的就只会令我更坚强!”——阿伦艾佛森。2001年东部决赛第四场,雄鹿后卫雷阿伦在最后的两分钟运球突入76人禁区时,左肘打在艾弗森的嘴唇上,“小鬼魂”满嘴是血,痛苦地在地板上辗转反侧。但他在场边只休息半分钟
思想道德修养育法律基础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