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
郑愁予
“雷隐隐,感妾心;侧耳听,非车音。”
傅玄《杂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
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梦江南》
杏花春雨的江南。
(草长莺飞、杂花生树)
江南女子。
(温婉秀美、为伊憔悴)
人物:
背景:
“我”——过客、游子
(引起误会、满含歉疚)
《致橡树》
《我愿意是急流》
舒婷
裴多菲
男性在他的征服与奋战中,他
需要女性来抚慰、依恋,那是男
人的精神支柱。“我”为了这种需
要,自己可以心甘情愿、毫无保
留地为对方付出。他不仅愿意让
爱人的欢乐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之
上,而且还以此为乐,视为最大
的幸福。
舒婷的《致橡树》在某种程度上提醒
某些女性,女人可以接受男人的真心付出
但是绝对不可以借此抬高自己。“我”作为
“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从来就不是
孤军奋战,“我”和你“分担寒潮、风雷、
霹雳”;我从来就不是独享快乐,“我”与
你“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我愿意是急流》让人领悟到
的更多的是单方面付出的纯真浪
漫的爱情童话。
《致橡树》让我们看见了两个
平等的灵魂怎么面对生活的现
实内容。
舒婷,当代诗人,生于1952年,诗集
《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7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的诗人以新颖独特的
表达方式引起了诗坛的瞩目。他们大胆开拓诗
歌的艺术领域,用非传统的新的审美观念和表
现手法来抒情。强调诗人主观的感觉世界,大
量采用虚写法,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选择奇
特的形象,打破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
用跳跃性结构,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人们
读起来不再象过去那样明晰易懂,即“朦胧诗”。
665-错误郑愁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