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领导者自我形象树立.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资07A吴嘉宁2111007B20当前,人类进入知识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我国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攻坚阶段,竞争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然而,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一系列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界、商界的领导们,取决于他们的素质状况。时代需要具备高素质的领导者,高素质的领导者是领导和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高级人力保证。而领导者自我形象的树立,则是他们自身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最直接的体现。领导形象可以被认为是领导者的内在修养在实践过程中所展现的、被社会公众及企业员工所认知的个人素质的总和。要想学会树立领导形象,必须先正确、全面、透彻地理解何为领导者形象,何为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形象。首先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内在修养的外化。领导形象的评价主体虽然是外部公众,但其行为主体只能是领导者自身,无论外界的环境怎样变化,评判标准如何变革,领导本人都是展示领导形象的唯一主体,在领导展现领导形象的过程中,肢体、谈吐、衣着等充当展示媒介,尽管如此,领导者的内在素养还是这一外在形象的最终根源,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一样,有什么样的内在本质就会有什么样的外在表现,虽然有可能一时一地的产生修养与形象相矛盾的情况,但就整体来看领导者的能力、意识、觉悟等综合素质还是与其领导形象相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表象与本质是辩证统一的,本质决定表象,表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和展示途径。就领导形象而言,领导形象只是领导者内在修养的“显示器”,但是无论怎样展示,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在修养。其次,领导形象是在领导实践中形成的。实践是人们为满足一定需要而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它是连接主体与认识的中介,任何认识的形成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领导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于领导者的评价,它本身也属于一种认识范畴,因而,它同其他认识一样,也需要在实践中形成,离开领导实践,空谈领导形象是没有任何可能和意义的。人们经常评价领导者干练、有能力,追溯这些评价的由来,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是建立在领导实践基础上的,也可以说是实践给了他展示自身形象的机会。再者,领导形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领导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于领导者的评价,是一种认识。就认识的本质来说,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产生这种认识的实践就是不断变化的。以实际生活为例,领导从上任伊始,就以各种领导工作展现领导形象,加深公众对他的认识,如果该领导一直是正向的加深这种认识,公众对他就会越来越肯定,印象就会越来越好;如果该领导在领导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则他的评价就会有负向记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社会公众对于领导形象认识的不断深入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向本质逼近的过程,随着对领导形象认识的不断深入,公众就会越来越熟知该领导,从而该领导的形象也能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总而言之,领导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拿企业来说,领导形象是企业的灵魂和代表,它外影响企业的形象,内影响企业的凝聚力。首先,企业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多重素质的综合体现。领导形象是领导者表现的综合体不仅体现在时间方面,即领导形象的界定时限并非一时一刻,而且体现在员工或者社会公众对领导者一段时间内领导行为的综合评价;综合的另一层含义可以理解为,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多重素质的综合体现。其次,领导者的品质是领导形象的风向标。对于商界的领导者,人们普遍

论领导者自我形象树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8-11-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