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南京条约》的条款中,哪一款最能反映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南京条约》的条款中,哪一款最能反映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题眼”有二:一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二是《南京条约》的条款中,哪一款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只有抓住了这两个“题眼”,才能准确地解答这道习题。下面先来谈谈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当时的资本主义诸强中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1835年,英国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号称“世界工厂”。英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作为其发展的强大后盾。正如列宁所言:“资产阶级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漩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而在鸦片战争前的中英两国的贸易中,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自我保护作用,英国的工业品尤其是棉纺织品在中国市场上很难倾销,中英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英国资产阶级没有实现打开中国市场的愿望。于是,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英国竟然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军队战斗力严重削弱、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银荒兵弱”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到广东主持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林则徐虎门销烟也就成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由此可见,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为其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掠夺地。从哲学上来说,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是由于英国资产阶级的对外侵略扩张的本性决定的,是蓄谋已久的。也就是说,即使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硝烟,鸦片战争迟早也会爆发。鸦片战争中,腐朽无能的清政府被打得一败涂地,被迫于1842年8月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具体条款就是前面选择题中所列的四条。那么,究竟其中的哪一项条款最能反映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呢?我们必须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旨在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与《南京条约》的各个条款相对照。B项和D项分别涉及的是割地和赔款的内容,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之间关系不大,可以无可争议地被排除。我们对A项和C项有必要进行细致分析和反复推敲。“五口通商”相对于鸦片战争前只有广州一口通商而言,它有利于英国对华进行大面积地商品倾销。鸦片战争前的1837年至1839年,英均每年不到100万英镑。而到了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侵略特权,大肆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1845年,,比战前增加了一倍多。但是,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和自我保护,在1846年以后,英均每年都在150万英镑左右徘徊不前,即使到1856年也没有达到1846年的水平(注:1856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为220多万英镑)。由此可见,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并没有实现完全打开中国市场的强烈愿望。由此,英国资产阶级错误地判断:这是由于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的缘故,故于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了增加通商口岸等“修约”要求。因而B项不是最能反映英国发动战争目的的一项,而且,这一条款也没有

《南京条约》的条款中,哪一款最能反映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花世界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