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现场考察报告
工程名称唐山港京唐港区36号至40号煤炭泊位码头工程
项目经理部中交一航局五公司基础工程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
编制日期
目录
2
工程地理位置 2
工程规模及结构形式 2
地质岩性 3
水位泥沙 3
工程概况统计表 3
6
6
7
8
(或分包队伍)情况专题报告 8
9
9
12
施工工艺概述 12
施工工艺流程 12
18
20
工程地理位置
本工程为唐山港京唐港区36号至40号煤炭泊位码头工程, 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南80公里的唐山海港开发区,位于渤海湾北岸,沿大沽口至秦皇岛海岸的岬角上,大清河口与滦河口之间。东距秦皇岛港64海里,西距天津新港70海里。地理坐标为东经 119°00′46″,北纬39°12′46″。
工程规模及结构形式
个10 万吨级泊位。
京唐港区四港池北侧岸线的西端,自二排干预留的15m岸壁起自西向东,、码头剩余段, 3个10万吨级煤炭装船泊位,。
码头主体采用地连墙结构,地连墙共217段,共12种型号, 15万吨码头8种型号,底标高分别为-、-、-、- ,其中T型槽段12段;10吨码头4种型号,底标高分别为-、-、-,共计185段,其上筑导梁,、;本工程锚碇墙分13种型号,15万吨码头8种型号,10万吨码头10种型号。
卸荷承台、轨道梁基础、转接机房及皮带机基础均采用灌注桩,后轨道梁、卸荷承台基础采用Φ1200灌注桩,转接机房及皮带机基础采用Φ800灌注桩。
前、后轨道梁共84段,前轨道梁位于上部倒滤层上,后轨道梁位于桩帽上部,均为矩形断面结构。
在前墙锚碇墙之间设置钢拉杆, 15万吨级泊位设置拉杆54套,直径为Φ75、Φ70。10万吨级泊位设置拉杆725套,直径为Φ70、Φ65、Φ55。
系船柱46套,其中1500KN系船柱3套、1000KN系船柱43套,其中SC1450H-R0橡胶护舷37套、SC1700H-R0橡胶护舷1套。
岩土层分布及其地质性质
根据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12年11月提供地质勘察报告,该区土层分布较有规律,自上而下为表层吹填形成的粉细砂、淤泥质粉质粘土;素填土;
①粉细砂;②1粉质粘土、②2淤泥质粘土、②3粘土、②4粉土、;③1细砂、③2粉土、③3粉质粘土;④1细砂。
现将土层分布情况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表层粉细砂呈松散状,土质不均,含贝壳,混粘土团,夹淤泥质土薄层,土层工程性质较差。
2)①粉细砂,稍密~中密状,局部松散状,含贝壳碎屑,混粉土团,土质不均,该层分布连续,土质相对较好。
3)②1粉质粘土,软塑~可塑状,中塑性,土质不均,含贝壳。该层在部分钻孔缺失;②2淤泥质粘土,软塑状,高塑性,土质不均,夹较多粉砂薄层和粉土薄层;②3粘土,软塑~可塑状,高塑性,土质不均,含砂颗粒;②4粉土,稍密~中密状,土质不均,总体上第二大层土质较差。
4)③1细砂,密实状,局部松散状,土质不均,含少量粘粒;③2粉土,中密~密实状,土质不均;③3粉质粘土,可塑~硬塑状,中塑性,土质不均,总体上第三大层土质较好。
5)④1细砂,密实状,土质不均,夹粉质粘土及粘土薄层,土质良好。
水文气象情况分析
气温
根据1966~1985年乐亭县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得:
历年平均气温: ℃
历年平均最高气温: ℃
历年平均最低气温: ℃
极端最高气温: ℃
极端最低气温: -℃
降雨
统计乐亭县气象站1966~1985年共20年的降水资料,结果如下:
历年平均降水量:
年最大降水量:(出现于1969年)
年最小降水量:(出现于1972年)
日最大降水量:(出现于1975年7月30日)。
降水多集中在7、8月,其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
雾
根据乐亭县捞鱼尖气象站1977~1979年气象资料:大雾(能见度小于1公里)。
唐山港京唐港区36号至40号煤炭泊位工程-考察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