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红军第二军团南腰界会师 1934年7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已成定局,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宣传和推动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命令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为主席,肖克、王震为委员的军政委员会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作为长征探路的先遣队从湘赣革命根据地突围西征,寻找已与中央失去联系的战斗在川黔湘鄂边区的贺龙、关向应、夏曦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 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从江西遂川横石出发,克桂东、渡湘江、过渠水,于当年的10月7日进至到黔东石阡县的甘溪,突遭湘、桂、黔敌军24个团的紧缩包围。红六军团被截为三段,部队从9000多人锐减到3000来人,各自按国民党半张报纸报道的红三军的方位,向北突围。与此同时,驻扎在南腰界的红三军也从国民党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江西肖克匪部第六军团窜入黔东,企图与贺龙匪部会合”,于是贺龙、关向应等决定,兵分三路向南去迎接红六军团,当年的10月13日红三军整装从南腰界出发,15日贺龙率领的部队就在沿河县的水田坝碰到了红六军团参谋长李达率领的49、51团各一部。随着贺炳炎率领的独立师在沿河县的铅厂坝撞到了红六军的机枪营。同月23日,廖汉生、钟炳然率领的红三军9师又在江口县的苗王坡会到了红六军团郭鹏、彭栋材领导的50团。是月24日贺龙在印江县的木黄接到了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主力。当晚到松桃县的石梁宿营,26日两军官兵分别到达南腰界,并用红六军团带来的电台向中共中央汇报两军会师的情况。 1934年10月26日至27日,在南腰界召开了“红二、六军团高级将领会议”。任弼时作为中央代表主持了会议,会议分析了中央红军撤离中央苏区以来的全国形势,讨论制定了策应中央红军转移及两军团会师后的行动方案,一是以任弼时、贺龙、关向应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统一指挥红二、六军团;二是将红三军恢复为红二军团番号,同时,对部队进行了整编;三是立即开展湘西攻势,主动进攻国民党军队,以策应中央红军转移;四是重组黔东独立师留在川黔边根据地坚持斗争,掩护红二、六军主力挺进湘西。 1934年10月27日下午,红二、六军团在南腰界的猫洞大田举行会师大会。大会由任弼时主持,首先任弼时宣读了中共中央为两军会师发来的贺电,并作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接着贺龙作了激动人心的讲演,他说:“六军团的同志们,你们是从中央根据地来的,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会师、会师就是会见老师,二军团的同志要认真向六军
农红军第二军团南腰界会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