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岳飞发表于新浪博客 青山有幸埋忠骨,一代民族英雄岳飞,在中国可谓是无人不知其名,无人不晓其事迹。人敬其忠义,犹其是岳飞传里所说的忠、孝、节、义四字俱全,更是为后世之人所钦慕。故而世人颂扬其事而祭祀其魂。何谓忠、孝、节、义四字俱全?为国而死,谓之忠;受母之教谓之孝;蒙冤不屈谓之节;张保为他而死,谓之义。 窃以为大谬不然,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何也?今就其四字来评说一番,先说其忠,岳飞的口号是:“直捣黄龙,迎二圣还朝”。试想想,迎回两个昏君有何用处,除了能让岳飞建立不世功业以外,于国于民都是有害无益;犹其是当时的高宗皇帝又将置于何地,让位于父兄,则为逆天背民之举,而且他也是绝对不愿意的;那么不让位呢?则就是不孝之行,甚而至于有可能发生宫廷政变、流血相残的事呢。以此来看,岳飞所为实是欺君误国害民之举,这个忠字倒是不要也罢!还有,如果我们假想一下,二圣还朝,得利者谁?岳飞也!一者,飞若成功,则为不世之功,臣子之中尚有何人可以与之抗衡?二者,高宗非得让位不可,那么让位之后,二昏君还不是只能作岳飞的傀儡,由其摆布?三者,兵权在手,谁敢不唯其马首是瞻?。。。 其孝;则只能说是其子岳云尽了孝道,因为他陪了岳飞一起白白死了;对于岳飞本人,谁都知道岳母黔“精忠报国”四字于其背,那么岳飞不遵母训,孝字又是从何谈起? 对于节字,当时岳飞所处境地,屈于其罪,是个死,而且可能遗臭万年;不屈,也只是死,但可以流芳百世;试问一下,如果不是白痴的话,会作何选择?况且,为求建功立业而不忠不孝,又何以堪当一个节字? 至于义字,就更加不值一驳;从小处来看,岳飞在十二道金牌催归路上,怕得罪钦差,而让王横惨死于乱刀之下;在狱中时,因张保为其而自杀一事,岳飞开心其死得好,让他得一义字,而四字俱全。从大处来看,当时宋金国力相当,如果一定北伐的话,且不说成功的机率有多大,单就对社会的伤害来说就小不了,兵家有言,杀人一万,当自损三千。战争继续的话,会产生多少孤儿寡母?又有多少白骨露于荒野?会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岳飞如此好战,是为义乎? 纵观岳飞一生,所求者,名也!为一己私名,而不忠于主,不顾大义。岂非愧对英雄二字?又有何德能受后世景仰?不过历史真相到底如何,我们已是无可求证;岳飞功罪也不是我所能评说得了的;本人姑妄言之,列位姑妄视之可也!
9,我看岳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