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道家学说,本质意义上是一种发展模式和退化模式的不同推演。一开始的道家,最注重乾元之说,而乾元的一个明显代表,就是种子。
一二三四五和十九八七六,分别代表着事物的两种不同轨迹。一种是原点发散,一种是过程回馈。个人的位置,如果是处在发散位置,就会越来越旺,直至成五行真,事实上是一种个人向外的信息发散,其中可能类似于理论转化为现实的过程。而个人如果处在回馈的位置,那肯定是能动性越来越少,最后完全被外部所操纵,个人形同虚设,也就是佛家所说的轮回的意义了。轮回的悲哀,就是外表不停的转圈,内里一成不变,其实是很痛苦的历程。
所以人不能恋常,不能过于注重观察表面现象。因为一旦注重于表面,就是一个十全之像。十全的个人总结,就是“九”,事情都是逢九太过,本身就是一个意识的缺位,然后就会追逐八通,八通者,就是信息的范围流通,范围流通终究有它的终点,所以八数一尽,就转化为七,七散,寓意就是一个全方位的支离分散过程,其实是对于个人最痛苦的事情,最终的终点就是成六数,六数,顺也,顺则无人,就不需要人的主观性存在了,所以佛家言:“六道轮回”。
表象的对立面,其实就是真相。什么是真相?其实就是认知的速度。取决于个体认知世界的速度大于外部环境的变化速度,也就是推数,推知以后的趋势,走向。一元成后,势必分出二仪,其实是个人的两套最长时间标准,也就是两套终生坚持的原则。有了原则,对应一元的个体认知,就有了三成之数,表现出来就是四象的分别。四象就比较像能够传说的理论了,但在不同个体面前,也是具有不可言说的。但是四象的转化现实,是一种五行的展现。因为人数不全,必须依赖于现实,所以外观是六,内推是五。这也是五行的意义所在,也是人与人之间不了解的关键原因。因为数中个体是看不见六的,而数外观察的,是时时刻刻都可以看见六的,所以双方在某种意义上是无法交流的。所以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我国古代,一元二仪三成四象五行真这个过程发生过不知多少回,十全九缺八通七散六轮回这种模式,也有几次小规模发生。但在西方,这种模式的发生,缺发生了根本性的反向趋势。我们的发展,是从虚无中而来,一个虚无的个体,成一元,慢慢的就影响整个世界,但西方鬼使神差的却从一个十全发展而来,慢慢的有把整个现实全部拖入六道轮回的趋势。
从古到今的中国,无论是捏造的,还是现实中,从来没有出现一个十全的人的符号。老子,孔子,包括佛陀,还有历代功业人士,绝对都不是十全的代表,甚至处在虚无的满天神佛,也没有十全的代表。但西
三仪六象九元测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