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
——构建高效课堂模式杂谈
一、为什么要寻求课堂模式的改变:
1、课程改革需要新的教学理念
江苏新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从“感知历史”进一步向“感悟历史”转变,
能力考查从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到更多的注重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
2、模式危机需要破局之举
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出现两种极端:或是依然一讲到底,或是矫枉过正。
二、怎样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蜕变
构建“引论·讨论·结论”的教学模式
(一)引导讲述
教师要通过富有激情的讲述、充满哲理的归纳、洋溢智慧的引导提供给学生有效的、足以应对探究活动的历史信息,提出明确的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一种开放的问题情境。“问题”要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动机和驱动力。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情境创设的有意义,一是情境设置不能远远高于学生的认知层次,要把问题分解为若干需要回答的疑问,以激起学生探究意向,明确发现的目标。二是要提出解决疑问的各种假设,以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三是要注意问题不能太浮于表面,不能为讨论而讨论。
、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讲述的重心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将教材的现成结论交给学生,而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学习动机。教师不能事先给定思路,代替学生思维,进行单向灌输,教师的讲述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历史”探究的就是“来历”,就是“古今之变”,多纬度、多层面考查考生的知识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所以,教师所提供的资料,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教材上的史实,古人和今人对这些人、事的评论也应该在补充材料之列。
(二)探究讨论
课堂讨论过程应该逐步地培养学生批判、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去说明、阐发真实历史发展的过程。作为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是通过教师提供的史料,分析鉴别史料真伪、判断史料的价值、联系比较同类或是不同类历史事件的不同或是相同点。等等。
于无声处听惊雷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