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亭镇中学《人口与国情及青春期性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人口与国情及青春期性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开展青春期教育,不仅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关系到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大事。开展青春期教育,要集社会道德和思想品德教育、国情、国策教育、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教育,以及青春期性健康服务为一体,融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活动。
二、基本原则
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实施青春期同伴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关系融洽原则:在实施青春期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间的关系必须融洽。
2、形式多样原则:采用闲聊、知识竞赛、电话咨询、青春期信箱、青春期卫生资料等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能轻易接受教育。
3、由浅入深原则:教育内容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知识难度,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相应计划由浅入深的传递。
4、反馈及时原则:教育者不仅要传递青春期知识,更关键的是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青春期问题,并及时反馈。
三、教育目标
1、防止不良后果为目的,如避免青少年过早地与异性亲密交往影响学业,避免青少年偷食禁果而导致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和性病、艾滋病的感染。
2、开展与异性交流的心理与情感辅导,培养青少年的交流技能,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使青少年掌握更多的、科学的、文明的、进步的生殖健康知识,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让全社会共同来关注未婚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
四、教育内容
1、小学高年级
⑴帮助学生对于即将到来的身体、生理的快速增长、发育做好准备,并指导他们为应付这种快速增长和发育而掌握相应的策略和技巧,认识、接受并积极评价自己。
⑵促进学生人格的社会化过程,促进他们个性的成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交往,学会沟通,学会分享;使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引导学生在各种场合中学会了解他人,理解他人,谅解他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2、初中阶段
(1)总体目标:通过青春期教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以及性道德、性法制知识;能正确认识自身生理发育变化,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懂得自尊、自爱、自强,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能正确对待异性同学、朋友;自觉遵守性道德、性法制,使其身心能健康发展。
(2)阶段性目标:
初一年级:掌握青春期人体生长发育的知识,特别是生殖系统的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当前自身发育变化,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卫生保健方法。
初二年级:了解青春期心理发育知识,着重学习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和青春期性意识发展的特点,学会一般的心理卫生保健方法。
初三年级:树立正确性道德观念,遵守性法制,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正确的道德和法制基础。青春期生理健康知识,青春期性健康知识,预防性病、艾滋病和自我保护常识及国情、国策教育等内容,把教学活动有效地与国情教育、人口可持续发展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性健康知识、性道德和性保护、人口意识、环境保护等,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五、教育途径
1、课堂教学平台。
学校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力,因材施教,使他们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石亭镇中学青春期性教育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