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技能基础
前言
1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
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 是国家法律赋予地方和军队的一项
重要任务, 是学校教育改革一项新的内容。新世纪之初, 我国学生军训工作已经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新的形式对学生军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军训工作, 是学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 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适应我国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 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的一项重要措施, 意义重大而深远。军事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 以军事理论教学为重点, 通过军事教学, 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 加强组织纪律性, 促进综合素质的
提高,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需要, 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2006 年新修订的枟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枠的规定, 结合新时期水运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特点, 在认真总结多年来军训实践的基础上, 编写了这部枟军事技能基础枠教材。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王昭翮教授, 副校长郑少南副教授任本书主审。本书由孙光、杨大伟任主编, 胡立宏、胡晓钟、包虹、孙凤广、李海江任副主编。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还有:
栾健、陈勇、冷浩军等, 本书由杨大伟统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 曾得到交通部有关领导和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军/事/技/能/基/础
2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沈阳军区综合训练基地等军事院校的大力支持, 在此一并致谢, 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 敬请批评指正。 1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
第一章现代海洋观⋯⋯⋯⋯⋯⋯⋯⋯⋯⋯⋯⋯⋯⋯⋯⋯⋯〔1〕
第一节现代海洋国土观⋯⋯⋯⋯⋯⋯⋯⋯⋯⋯⋯⋯⋯⋯⋯⋯⋯〔1〕
第二节现代海洋资源观⋯⋯⋯⋯⋯⋯⋯⋯⋯⋯⋯⋯⋯⋯⋯⋯⋯〔3〕
第三节现代海洋防御观⋯⋯⋯⋯⋯⋯⋯⋯⋯⋯⋯⋯⋯⋯⋯⋯⋯〔6〕
第二章中国人民解放军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8〕
第一节枟内务条令枠、枟纪律条令枠、枟队列条令枠简介⋯⋯⋯⋯〔8〕
一、枟内务条令枠⋯⋯⋯⋯⋯⋯⋯⋯⋯⋯⋯⋯⋯⋯⋯⋯⋯⋯⋯〔8〕
二、枟纪律条令枠⋯⋯⋯⋯⋯⋯⋯⋯⋯⋯⋯⋯⋯⋯⋯⋯⋯⋯⋯〔12〕
三、枟队列条令枠⋯⋯⋯⋯⋯⋯⋯⋯⋯⋯⋯⋯⋯⋯⋯⋯⋯⋯⋯〔13〕
第二节队列动作训练⋯⋯⋯⋯⋯⋯⋯⋯⋯⋯⋯⋯⋯⋯⋯⋯⋯〔15〕
一、立正、跨立、稍息⋯⋯⋯⋯⋯⋯⋯⋯⋯⋯⋯⋯⋯⋯⋯⋯〔15〕
二、行进、立定⋯⋯⋯⋯⋯⋯⋯⋯⋯⋯⋯⋯⋯⋯⋯⋯⋯⋯⋯〔18〕
三、敬礼、礼毕、坐下、蹲下、起立和脱帽、戴帽、整理
着装⋯⋯⋯⋯⋯⋯⋯⋯⋯⋯⋯⋯⋯⋯⋯⋯⋯⋯⋯⋯⋯⋯〔22〕
四、队列队形和队列动作⋯⋯⋯⋯⋯⋯⋯⋯⋯⋯⋯⋯⋯⋯⋯〔26〕
五、出列、入列⋯⋯⋯⋯⋯⋯⋯⋯⋯⋯⋯⋯⋯⋯⋯⋯⋯⋯⋯〔29〕
六、行进、停止与队形变换⋯⋯⋯⋯⋯⋯⋯⋯⋯⋯⋯⋯⋯⋯〔30〕
第三节阅兵⋯⋯⋯⋯⋯⋯⋯⋯⋯⋯⋯⋯⋯⋯⋯⋯⋯⋯⋯⋯⋯〔31〕
一、阅兵权限和阅兵形式⋯⋯⋯⋯⋯⋯⋯⋯⋯⋯⋯⋯⋯⋯⋯〔31〕
二、阅兵程序⋯⋯⋯⋯⋯⋯⋯⋯⋯⋯⋯⋯⋯⋯⋯⋯⋯⋯⋯⋯〔31〕
军/事/技/能/基/基础
2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
第三章轻武器射击⋯⋯⋯⋯⋯⋯⋯⋯⋯⋯⋯⋯⋯⋯⋯⋯〔35〕
第一节轻武器常识⋯⋯⋯⋯⋯⋯⋯⋯⋯⋯⋯⋯⋯⋯⋯⋯⋯⋯〔35〕
一、56 式半自动步枪⋯⋯⋯⋯⋯⋯⋯⋯⋯⋯⋯⋯⋯⋯⋯⋯⋯〔35〕
二、56 式冲锋枪⋯⋯⋯⋯⋯⋯⋯⋯⋯⋯⋯⋯⋯⋯⋯⋯⋯⋯⋯〔38〕
三、81 式自动步枪⋯⋯⋯⋯⋯⋯⋯⋯⋯⋯⋯⋯⋯⋯⋯⋯⋯⋯〔40〕
四、子弹⋯⋯⋯⋯⋯⋯⋯⋯⋯⋯⋯⋯⋯⋯⋯⋯⋯⋯⋯⋯⋯⋯〔42〕
五、爱护武器和排除故障⋯⋯⋯⋯⋯⋯⋯⋯⋯⋯⋯⋯⋯⋯⋯〔43〕
第二节轻武器简易射击学原理⋯⋯⋯⋯⋯⋯⋯⋯⋯⋯⋯⋯⋯〔46〕
一、发射与后坐⋯⋯⋯⋯⋯⋯⋯⋯⋯⋯⋯⋯⋯⋯⋯⋯⋯⋯⋯〔46〕
二、弹道的基本知识⋯⋯⋯⋯⋯⋯⋯⋯⋯⋯⋯⋯⋯⋯⋯⋯⋯〔52〕
三、选定表尺分划和瞄准点⋯⋯⋯⋯⋯⋯⋯⋯⋯⋯⋯⋯⋯⋯〔60〕
四、外界条件对射击的影响及修正⋯⋯⋯⋯⋯⋯⋯⋯⋯⋯⋯〔65〕
第三节轻武器射击动作⋯⋯⋯⋯⋯⋯⋯⋯⋯⋯⋯⋯⋯⋯⋯⋯〔72〕
一、验枪⋯⋯⋯⋯⋯⋯⋯⋯⋯⋯⋯⋯⋯⋯⋯⋯⋯⋯⋯⋯⋯⋯〔72〕
二、射击准备⋯⋯⋯⋯⋯⋯⋯⋯⋯⋯⋯⋯⋯⋯⋯⋯⋯⋯⋯⋯〔72〕
三、卧姿有依托据枪、瞄准、击发⋯⋯⋯⋯⋯⋯⋯⋯⋯⋯⋯〔75〕
第四节轻武器实弹射击组织与实施⋯⋯⋯⋯⋯⋯⋯⋯⋯⋯⋯〔77〕
一、实弹射击的有关规定和安全措施⋯⋯⋯⋯⋯⋯⋯⋯⋯⋯〔77〕
二、射击前
当兵基础要求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