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鼓膜穿孔损伤的法医鉴定
在我们日常的法医临床检验鉴定中,耳鼓膜损伤的鉴定并不少见。有人统计占各种法医鉴定的 15%左右。因此,准确而认真仔细的做好鼓膜损伤的检验鉴定,对办案部门提供科学的鉴定结论,有效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鼓膜的解剖学特征
耳鼓膜位于耳道内侧,介于鼓室和外耳道之间,中心稍向内凹入,呈椭圆形半透明的灰白色薄膜。其前下方向内下倾斜,与外耳道底约成450-500角,边缘略厚,大部分借纤维软骨环附于鼓沟内为紧张部。其上方的鼓切迹处,鼓膜直接附着于颞磷部,较松弛称松弛部。正常鼓膜可见锤骨柄在鼓膜紧张部上方中部,向后下倾斜,白色,可见纵形血管,其末端称脐部;短突为锤骨柄上方向前突出的白点,前后襞在短突的前后部;松弛部和紧张部以短突及前后襞为界,其上方为松弛部,下方为紧张部。自鼓膜中部走向前下方的反光带,呈尖端在上方的三角形称光锥。为便于描述,临床上常沿锤骨柄作以假设延长线,再经鼓膜脐部另作一与其垂直相交的直线,就把鼓膜分成前上、前下、后上、后下四个象限。鼓膜有三层组成,外层为上皮层、内皮层为粘膜层、中层为纤维层。纤维层又依次分为放射纤维和环状纤维,放射纤维从锤骨柄向周围放射分布,深层为环状纤维, 近鼓膜边缘较丰富。松弛部无此层所以薄而松弛。
二、鼓膜损伤原因和机制
鼓膜虽位于外耳道内侧,但其较薄,同时又处于头部显露位置,易受到攻击而致伤。常见损伤有:
1、直接暴力而损伤:(1)异物或锐器直接刺伤耳鼓膜而穿孔。(2)治疗*作不当,如:掏取耳内盯聍时,直接刺破鼓膜或因盯聍与鼓膜粘结而强行掏取而撕裂鼓膜。(3)灼热伤:铸造、电焊、创床等热金属或熔渣溅入而烧灼致伤。(4)滴入腐蚀性化学试剂或药物而致伤。
2、间接外伤:(1)气压骤然增高。如爆炸、炮震、掌掴等可使鼓膜破裂。此外还有如擤鼻时用力过猛,潜水过深、飞机高空冲刺、妇女分娩时用力屏气等也可造成鼓膜受伤。(2)头部钝器伤引起颞骨纵形骨折,导致鼓膜撕裂伤。(3)耳部暴力钝挫伤,使气压突然增高对鼓膜冲击和局部振荡作用使鼓膜撕裂。如笔者曾遇到数例拳击耳部造成鼓膜穿孔之案例,即可说明。不论是何种致伤原因,其中掌掴伤是法医临床常见的损伤。
三、鼓膜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鼓膜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就是鉴别外伤性鼓膜穿孔与病理性鼓膜穿孔,以求作出科学的结论。从理论上讲并不难,但在实践中并不容易。特别是耳部损伤前就有鼓膜病变者和鼓膜损伤后继发感染化脓者的鉴别更为困难。因此,在检验鉴定中要充分了解案情,认真细致地检查,必要时还要走访调查被鉴定有无鼓膜病史,深入了解知情人,才能去伪存真,做出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鉴定结论,这就更需要我们在法医检案中把外伤性鼓膜穿孔和病理性鼓膜穿孔的特征熟练掌握。
1、外部性鼓膜穿孔
(1)有确切的局部外伤史,必然有面部外伤、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和体征。(2)穿孔的形状短时内呈不规则的裂隙状、梭形、三角形,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变为类圆形或圆形。(3)穿孔部位多位于紧张部前下象限或中央部。(4)检查对鼓膜周围成外耳有血迹或少量血痂。外耳道干燥。(5)单纯外伤性鼓膜穿孔, 听力下降较明显。耳腔内有清液流出。说明有脑肾液耳漏形成,就应考虑颞部纵行骨折合并鼓膜破裂存在。(6)x线拍片:鼓室正常
浅析鼓膜穿孔损伤的法医鉴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