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新闻编辑学
英文名称: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总学时: 54 学分: 3
适用对象:新闻学专业本 2年级学生先修课程: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面向新闻学专业课,新闻编辑是报纸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报业的兴盛和媒介形态的变化,它不断显示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作为新闻报道的整合行为,新闻编辑是新闻传播的中心环节。它以优化为目标,以估值为主线,已选择为关键,以把关为使命,贯穿于新闻传播的全过程,决定着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功,新闻编辑的学习非常重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新闻编辑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够熟练操作和运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对新闻编辑这一重要的业务知识有大致的认识,对它的发展脉络有基本的了解,并能够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新闻编辑的能力,能掌握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新闻编辑技能,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新闻的编辑和整合。
学习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新闻编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各种媒体形式下的编辑技能,为今后学习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为1个学期。重点是了解新闻编辑的重要性。掌握报道定位、报道策划、新闻确认、新闻发掘的基本技能。能够准确地配置标题、写评论、报道配置。掌握基本的编辑软件技能。难点是由于缺乏实际的实践经验,学生较难掌握对各种类型新闻素材的有效利用。需要不断地进行课堂和课外练习,增强学生的新闻敏感和操作技能。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系统讲授有关新闻编辑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有一个比较明晰的整体把握。
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通过对精选个案的剖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新闻编辑对新闻实践的指导价值;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实习中主动运用所学知识。
讲授中强调新闻编辑过程的人文和文化精神,使学生主机培养起新闻编辑的意识。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关注各类新闻编辑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目的。课余阅读,课堂讲授、讨论或答疑。采用多媒体教学。
(五)实践环节
编辑排版上级操作。
安排上机操作。从第三周起,每两周上交一次小组作业。根据可利用的新闻素材和小组的讨论,自行编辑排版。在课堂上进行比稿讲解(包括报到定位、编辑方针等内容)
:
讲授与训练的课时比例为2∶1;
授课与课外复习、练习的时间比例,不少于1:2。
(六)教学时数分配表
新闻编辑学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段
章节
主要内容
讲授
实验
讨论
训练
课
外
其它
小
计
第一章
绪论
2
2
第二章
报到的定位
4
4
第三章
报道的策划
4
4
第四章
新闻的确认
4
4
第五章
新闻的发掘
4
2
6
第六章
新闻的梳理
4
2
6
第七章
新闻的标题
4
4
8
第八章
报道的配置
4
6
10
第九章
报道合成
4
6
10
合计
38
16
54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与本专业的其他课程诸如传播学概论、新闻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本课程在课时分配上,着力于系统讲新闻编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新闻编辑的能力。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张子让:《新闻编辑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参考书:蔡文:《新闻编辑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
(九)说明
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
考核形式:笔试闭卷。
评分办法: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三、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绪论
课时分配:4 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了解新闻编辑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了解互联网编辑和媒介融合下新闻编辑的变化;
理解新闻编辑的职业素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新闻传播与新闻编辑
新闻传播的主导性工作
新闻传播的整合性工作
新闻传播的把关性工作
第二节互联网络与新闻编辑
编辑地位与职责的变化
编辑思维与观念的变化
编辑手段与方式的变化
第三节媒介
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