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3-517:47:00作者::凯之捷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朝山是佛教徒至名山大寺进香,以忏除业障或还愿的朝礼行为。又修行者为了表达求道的虔诚,常以跪拜(三步一拜)方式朝礼圣迹。相传古印度即有「巡礼」的习俗,「巡礼」,就是指巡回礼拜佛、菩萨、祖师等之圣迹。在印度有巡礼八大灵塔的风气,在我国也有朝礼四大名山的习惯。虚云和尚为了报答双亲的养育之恩,曾於四十三岁时(光绪八年)从普陀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历经三年圆满。佛光山为了增进佛教大众的信心,加强道友感情联系,缩短南北距离,以达到净化人心,特於一九七四年九月发起组织「佛光山朝山团」,带动信徒朝山礼佛,信徒朝山期间,除至各殿堂巡礼外,并有佛学讲座等,以提升信众的信仰层次与精神内涵。因此,朝山团的成立,不仅接引了广大的信众进入佛门,同时也为佛教带来了朝气,使佛教走入人群,走向社会。朝山拜佛的意义,在於:,越拜越高,如同步步高升。,表示平时除注重心外,也注重到心内。,表示愈聚愈多,越多越有。,越恭敬越有佛法,越有佛法,越有快乐。人与人的往来要靠书信,通电话,礼物的交际;而我们与佛祖的来往交流,则靠朝山拜佛。所以,朝山是:,就像是到电信局打电信给佛祖,谈话接心。,就像是收讯的收音机,在接收佛菩萨的音讯消息。,方寸间的心藉此升华,如大海虚空,使人格更高超,心量更宽阔。,朝山功德都已存入大家心中的功德簿上。(一)朝山应有的态度: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朝山呢?:对於佛陀和古德的恩泽,我们必须发自内心深深的感激,从感恩心中,才能真正体会他们的伟大,以及弘化众生,绍继如来家业的慈心悲愿。:「佛在世时我沈沦,佛灭度後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我们应该忏悔自己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深重,以致不闻佛法,不值佛世,还在生死海中轮回,以惭愧心来礼拜大觉者的佛陀,并忏除自己的业障。:从缅怀佛陀与古德,我们除了生起惭愧心外,更必须向先贤看齐,实践「知恩报恩」的行为,秉承前人的遗志及教法,使佛法发扬光大,流传到後世,让更多的众生因佛法明灯的照亮而得到光明。:恭敬心是学佛者不可或缺的,因为「佛法从恭敬中求」,我们发心朝山,礼敬诸佛,亲近善知识,也必须心存恭敬,才能获益。:「信为道源功德母」,信心是学佛的首要条件,所以我们要以坚定的信心,信仰三宝的真实、功德和智慧,才能真正地深入佛法;同时坚信自己将来也能成佛,同释迦牟尼佛一样坐道场、演法义、度众生。:这是从追求佛道的决心中发出的。菩提就是成就佛道的心愿,不发菩提心,无以成佛道,所以应发菩提心,发长远心,追求佛道永不退转,而朝山的机缘,让我们在修学佛道的历程中,藉由瞻仰佛陀圣迹,引发深刻的体验,发起无上的道心。(二)朝山的程序:(六人或八人一排皆可,视路线情况而定)。: *1朝山时,双手合掌,一起称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圣号。*2称念「南无」时,站立原地不动*3称念「本师」时,左脚向前跨第一步。*4称念「释迦」时,右脚再向前跨第二步。*5称念「牟尼」时,左脚跨出第三步。*6称念「佛」时,双脚合并拜下去。礼拜时,不必出声念佛,可以在心中默念佛号或观想圣容。当听到地钟「当」的一声时,再起身来继续称念佛号,如此三步一拜朝礼。: *1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2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3《般若心经》(一卷) *4称念佛号(三步一拜) *5三皈依*6回向*(三)朝山的功德::朝山总以朝礼佛教名山圣地为目标。如:大陆的四大名山,因为法缘殊胜,往往是菩萨示现的道场。所以凡是朝山者,能以虔诚、恳切的心朝礼,即能感得种种瑞相;再者大家都是为求法而来,非常的殊胜难得,彼此可以共结法缘。:所谓修行,不外「随缘消旧业,增进福慧」。但业障深重,若不经一番身心磨练,何得消除?因此,以身心合一,五体投地,三步一拜的朝山方式,最能启发清净心;藉由恭敬拜佛,身心的忏悔,来灭除罪业,所谓「礼佛一拜,罪灭河沙」。:礼佛一方面可消除业障,增加福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折伏我慢,尤其三步一拜朝山时,不管有几只眼睛盯著你,你仍然五体投地的礼拜,试想:这时我慢之心如何生起?如果能时常朝山,便是时时刻刻在消除我慢。我慢若除,世界宇宙还有什么容不下的呢?此时身心之自在与宽广,才是真正的解脱烦恼。:「修行」是一条艰钜的道路,若不能抱持「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之心,往往是徒劳无功的。如何培养坚定的道心是很要紧的事。
卧佛寺朝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