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实习报告
篇一:海南实习综合实习报告
海南综合实习报告
学号:XX7
姓名: 李启艳
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班级:13级地理科学(2)班
海南实习综合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XX年3月20日——XX年3月30日。
二、实习地点:海南岛(海口、博鳌、三亚、莺歌海盐场、尖峰岭、等)、广西桂林阳朔。
三、实习人员:XX级地理科学专业全体同学。
四、实习目的:
(1)、通过观察实习沿途的自然地理景观变化,体验自然景观(如:植被、土壤等)的水平地域性分异。观察沿途的自然资源以及个自然资源的类型、特征、变化、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等,增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知识,巩固《自然资源学》的相关知识。
(2)、通过对海南岛的实地考察,了解海南岛的地形、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地域分异等,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是理论知识易于理解,加强和巩固大一到现在所学的专业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和见闻。
(3)、通过对还海南岛的实地考察,了解海南岛自然资源的概
况、类型、特征、变化、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巩固《自然资源学》的相关知识。
(4)、此次实习地点还有广西桂林的阳朔,通过对桂林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并听指导老师的讲解,了解桂林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并将其与贵州喀斯特地貌进行对比。了解喀斯特地区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式。
3 将其与贵州喀斯特地貌进行对比。了解喀斯特地区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式。
(5)、此次海南实习是《地质学基础》、《气候气象学》、《地貌学》、《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经济地理学》、《综合自然
地理》、《自然资源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实习,可使我们将各科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地理知识系统。
1、沿途地势变化:
贵阳是属云贵高原的贵州高原面部分,海拔较本次实习地点高。从贵阳到都匀、都匀到河池(广西)、河池(广西)到南宁(广西)、南宁(广西)到钦州(广西)、钦州(广西)到徐闻(广东)。海拔重1000米左右下降到海平面,总体地势在贵阳到河池(广西)起伏较大,属于北高南低的地势。但从河池(广西)到雷州半岛(广东)起伏比较小。进入了滨海平原,地势趋于平坦,稍有微小的降幅。
2、沿途地貌:
沿途较大的地貌单元有贵州高原、广西丘陵、滨海平原。贵阳到独山是贵州高原的一部
分。贵阳位于贵州高原面上,地形相对较为平坦,属于一个小盆地。贵阳往都匀方向,接近都匀的部分山体显得破碎,沟谷深邃,逐渐过度到因剑江冲积而成的都匀河谷坝地。独山属于高原面的一个部分,地形也是相对较为平坦。大概以独山为界,往南就是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的过渡带。由于地势起伏很大、河流湍急、河谷深邃、山体高大是本地区的地貌特征。到了广西丘陵以后就以丘陵地貌为主。从广西南宁到广东雷州半岛,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本区大部分属于滨海平原。
3、沿途的水文特征在贵州高原上喀斯特地貌的河流较广西河流水量不大,切割较深的峡谷河流居多。由于河流深切,落差大,蕴藏了丰富的水能资源。该地区降水大多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不缺水的地区。该地区大部分是属于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类型储藏水的能力特别差,而且地下水比较发育,因此造成地上水量不大。水结构是一个表面和地下的水系结构构成的典型的立体的水系系统,给农业灌溉和水利工程造成了不小难度。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由于地势起伏大,落差很大,地貌类型与贵州差不多,水文特征与贵州高原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不过也有一定的差异。到了过渡带下游,部分河流切割太深,以至到了侵蚀基准面以后就把地下水出露出来。地上和地下水的系统合二为一,水系统变的简单,水量较贵州大,很多大河流从这里发育。广西丘陵以后到了滨海平原,离海最近,水分和热量比贵州和广西相对充沛了很多,降雨和热量比以上两个地区多,地势平坦,水流速度和缓,河流大。
海南岛概况:
海南省简称“琼”,是我国唯一的特区省。它位于北纬3°58-20°10′,东经108°37′-111°05′之间。地处热带北缘,地势中高周低呈环状结构,包括中部山地地带,四周丘陵盆地地带和台地平原带,境内最高峰五指山海拔1879m。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中沙群岛的200多个岛礁。陆地面积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领海面积的一半。海南岛是我方公里,仅次于台湾。海南岛的自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纬度位
4 置低,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光和潜力高,这为发展热带作物和开展“避寒旅游”,“度假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是北面依托祖国大陆,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之间仅隔一条10-
海口实习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