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
基本概念
德育
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德育(区别于家庭德育、社会德育)
德育目标
德育内容
德育过程
10、德育过程的结构
11、德育方法
12、德育过程的矛盾
13、德育原则
14、德育途径
15、德育模式
16、认知模式
17、道德两难
18、体谅模式
19、社会模仿模式
基本知识点
德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哪些特性?(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
德育的意义(P147)
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P148)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P148)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P148-149)
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P149)
选择德育内容的主要依据(P150)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P150-151)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二者之间有何关系?(P152)
10、德育过程由哪几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P153)
11、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P154-155)
1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157)
13、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哪些?(P158-159)
14、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P160-161)
15、德育模式中的认知模式的理论假设及其评价(P163-166)
16、德育模式中的体谅模式的理论假设及其评价(P166-168)
17、德育模式中的社会模仿模式的理论假设及其评价(P169-171)
理论联系实际
能够运用德育模式的思想分析德育实践活动。
能够选择运用德育模式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班级管理
基本概念
班级
班级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
班级目标管理
班级建设设计
班级目标
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
10、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
11、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1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基本知识点
班级的功能(P172)
班级组织的发展历程(P172-173)
班级管理的功能(P174)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P174-176)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P178-179)
班集体的教育作用(P179-180)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P182-185)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与方法(P185-186)
理论联系实际
你觉得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产生原因为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如何形成与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测试题举例:
1、“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的哪一条规律的体现?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那个国家?
美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了解和研究学生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教育者、受教育者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学会关心”是下列哪种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认知模式
体谅模式
价值澄清模式
社会模仿模式
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常规管理
目标管理
平行管理
民主管理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9、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
10、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11、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 )
12、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
13、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
14、简答“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15、以“我们的理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安徽地区史前玉器的发现与研究_精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