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4、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5、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
3、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4、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6、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1)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2)创建时间:1960年(3)核心概念:人力资本(4)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3%
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4、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3、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5、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1)传统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登记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2)传统学校教育由他人掌握的“筛选制度”评定优劣,网络教育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评定;(3)传统学校教育是“年龄段教育”,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无年龄段教育”;(4)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时空限制,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2、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3、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4、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8、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5、学校文化的特性表现在:(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黄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