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列宁 伦民族自决权.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列宁--------------------------------------------------------------------------------论民族自决权(1914年2—5月) 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纲领中关于民族自决权的第九条,近来引起了[我们在《启蒙》杂志[1]上已经指出了这一点(见《列宁全集》第20卷第1-35页——编者注)]机会主义者的大举进攻。俄国取消派分子[2]谢姆柯夫斯基在彼得堡取消派报纸上,崩得分子[3]李普曼和乌克兰民族社会党人尤尔凯维奇分别在自己的机关刊物上,极力攻击这一条,用极端轻视的态度来对待这一条。机会主义对我们马克思主义纲领进行这种“十二个民族的侵犯”[4],无疑是同现在一般民族主义偏向有密切联系的。因此,我们认为详细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是切合时宜的。不过我们要指出,上述的机会主义者中,没有一个人拿出过什么独立的论据:他们都只是重复罗莎·卢森堡在1908-1909年间用波兰文写的一篇长文《民族问题和自治》的论点。所以我们在这篇论文中对于卢森堡的“新奇”论据,也要给予最多的注意。? 要想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所谓自决,首先自然就要提出这个问题。应当怎样了解自决?是从法权的各种“一般概念”得出的法律定义中去寻找答案呢,还是从对民族运动的历史经济研究去寻找答案? 谢姆柯夫斯基、李普曼和尤尔凯维奇之流的先生们甚至没有想到要提出这个问题,只是借嘲笑马克思主义纲领“不清楚”来敷衍了事,这是毫不奇怪的,同时大概由于头脑简单,他们甚至还不知道民族自决问题不仅在1903年通过的俄国党纲中谈到了,而且在1896年伦敦国际代表大会决议中也谈到了(我将要在适当的地方详细地谈这个问题)。但是使人感到非常奇怪的是,罗莎·卢森堡曾多次宣布说这一条似乎太抽象,太形而上学,而她自己正是犯了这种抽象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正是罗莎·卢森堡经常陷入泛论民族自决问题(甚至非常可笑地空谈怎样去认识民族意志的问题),而从来没有明确地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事情的本质究竟是在于法律的定义,还是在于全世界民族运动的经验? 确切地提出这个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提出的问题,立刻就会把罗莎·卢森堡的论据驳倒十分之九。民族运动并不是第一次在俄国发生,也不是俄国一国特有的现象。在全世界上,资本主义彻底战胜封建主义的时代,是同民族运动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运动的经济基础就是:为了使商品生产获得完全胜利,资产阶级必须夺得国内市场,必须使操着同一种语言的人所居住的地域用国家形式统一起来,同时清除阻碍这种语言发展和阻碍把这种语言用文字固定下来的一切障碍。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统一和语言的无阻碍的发展,是保证贸易周转能够适应现代资本主义而真正自由广泛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之一,是使居民自由地广泛地按各个阶级组合的最重要条件之一,最后,是使市场同一切大大小小的业主、卖主和买主密切联系起来的条件。因此,建立最能满足现代资本主义这些要求的民族国家,是一切民族运动的趋势(趋向)。最深刻的经济因素推动着人们来实现这一点,因此民族国家对于整个西欧,甚至对于整个文明世界,都是资本主义时期典型的正常的国家形式。因此,如果我们要了解民族自决的意义,不是去玩弄法律上的定义,“杜撰”抽象的定义,而是去研究民族运动的历史经济条件,那就必然得出结论说:所谓民族自决,就是民族脱离异族集体的国家分离,就是成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关于为什么只能把自决权了解为国家分离权,而不能了解为任何别的东西的其他理由,我们下面再谈。现在我们要谈的是罗莎·卢森堡如何企图“避开”成立民族国家的趋向是有深刻经济原因的这一必然的结论。考茨基的小册子《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新时代》[5]1907一1908年卷第1期附刊,俄译文载于1908年里加出版的《科学思想》杂志),罗莎·卢森堡是知道得很清楚的。她知道,考茨基在那本小册子的第四节里详细地分析了民族国家的问题,并且得出结论说,奥托·鲍威尔“低估了趋向建立民族国家的力量”(见小册子第23页)。罗莎·卢森堡自己引用了考茨基的话:“民族国家是最适合现代条件(即不同于中世纪的、资本主义以前的等等条件的资本主义的、文明的、经济上进步的条件)的国家形式,是使国家最容易实现其任务(即能保证资本主义最自由、广泛、迅速发展的任务)的国家形式”。这里应当再补充考茨基的一个更确切的结论,这就是他认为民族复杂的国家(即不同于民族国家的所谓多民族国家),“由于某些原因,始终是内部结构不合常态或不够发展的(落后的)国家”。不言而喻,考茨基所说的不合常态,是指不适合于那些最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而言的。现在我们要问:罗莎·卢森堡对考茨基的这些历史经济的结论,究竟采取了什么态度呢?这些结论正确不正确呢?是考茨基所提出的历史经济理论正确,还是鲍威尔所提出的那个基本上是

列宁 伦民族自决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乘风破浪
  • 文件大小146 KB
  • 时间201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