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道路水路运输经营者信用管理办法》
《江苏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办法》
《江苏省道路运输违法行为累积记分管理办法》
解读
目
录
一、《办法》出台背景
二、《办法》主要内容
三、《办法》主要特点
四、《办法》实施要求
CONTENTS
一
《办法》出台背景
一、《办法》出台背景
制
定
的
必
要
性
1、合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需要
2、贯彻落实行业有关法规的需要
3、加强运输市场事中事后监管的需要
1、合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需要
国家层面
1、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五中全会
2、《征信业管理条例》
3、《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
4、《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5、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
6、《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1、合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需要
省级层面
1、《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江苏省个人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
3、《江苏省企业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
4、《江苏省社会法人失信惩戒办法》
5、《江苏省自然人失信惩戒办法》
建设“诚信江苏
”
2、贯彻落实行业有关法规的需要
1、《江苏省道路运输条例》第64条明确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道路运输以及相关业务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实施动态管理和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制度,定期对其经营行为、服务质量、安全生产等情况进行质量信誉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2、《江苏省道路运输条例》第71条规定“对违法行为累积记分达到规定分值的道路运输以及相关业务经营者、从业人员,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以暂扣、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件、道路运输证件或者从业资格证件”。
3、《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第5条明确要求建立水路运输经营者诚信管理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告监督检查情况。
3、加强运输市场事中事后监管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
强化信用对市场主体的约束作用,构建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监管制度。
《省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
构建行政监管、信用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和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
一、《办法》出台背景
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省政府层面,都对建设信用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道路水路运输行业是经济社会重要组成,建设道路水路运输行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体系,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是贯彻国家、省政策精神的重要举措。
一、《办法》出台背景
制定过程
2013年开始
2016年正式印发
部署编制
意见征集
试点运用
风险评估
专家论证
社会听证
廉洁评估
厅务会议审议
信用等级评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