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
民族英雄
在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人物,其中包括在反抗斗争中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人。
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
“复台开台”第一人
民族英雄郑成功(1624-1662),福建南安人。初名森,字大木,父为郑芝龙。后明隆武帝赐姓朱,改名成功,字明俨,国内外都尊称他为“国姓爷”。由于时代与形势的要求,郑成功先是担负起反清复明的使命,后来又顺应历史潮流,率军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这体现了当时中华各族人民的利益。郑成功是第一个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第一个打败西方殖民者的东方人。清康熙元年五月初八(1662年6月23日)病逝,仅39岁,子郑经继位。郑成功一生,抗清驱荷,以赶走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的业绩载入史册,海峡两岸均立像树碑纪念。
收复台湾
残酷奴役驻军兽肉
融洽犁镰风帆蔽空
慷慨激昂横行霸道负隅顽抗
喜出望外惊恐万状载歌载舞
hèng
yú
zài
zài
kāng kǎi
lián
yì
bì
驻军兽肉载歌载舞融洽
犁奴役惊恐万状残酷
慷慨激昂横行霸道负隅顽抗
喜出望外风帆蔽空镰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至三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了郑成功及其当时的台湾背景,写出了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第四至六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胜利收复台湾的经过。
第七至八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建设台湾。
第九自然段为第四部分,写人们永远不忘记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伟大事业。
台湾自古是我国的领土,东汉称夷洲,隋时改称流求,明代又称北港、东蕃。元明设巡检司于澎湖,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光绪十一年(1876年)建为台湾省。台湾一词最早见于官方文献的是明崇祯八年(1635年)何楷等人的奏疏中,从清初建府始一直沿用至今。
荷兰侵略者在台湾的统治长达38年。在这38年中,他们真是丧尽天良,惨无人道。1622年,17艘满载荷兰士兵的战舰在澎湖的马公岛登陆。侵略军一上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将手无寸铁的居民赶到一个地方集中,然后架起大炮轰击,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台湾人民稍有反抗,他们就进行血腥镇压,对起义者残暴蹂躏(róu lìn),严刑拷打,任意杀害,甚至施以“车裂”、“五马分尸”等残暴刑法,有时是整个部落地进行屠杀。这在当时,就连荷兰远征队统帅宋克本人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在中国沿岸的掠夺行为,激起了全中国的愤怒和反抗,他们把我们看成是谋杀者、暴君、海盗。我们对付中国人的手段确实也太过刻薄和残酷了。
2、郑成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