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站公园设计方案
目录
1、设计说明
2、草方案图
3、总平面图
4、交通分析示意图
5、照明分析示意图
6、植物配景示意图
7、设施配置示意图
8、景观节点图
9、电脑效果图
10、手绘效果图
库文档分享
南站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
一、概况
成都南站公园位于成都南站西侧,成都南站公园从益州大道起,沿广和二街到成汉北路为止,长约1千米。公园北边紧邻成昆铁路。
二、设计理念
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素,提供一个具有功能性,景观性的小型公园。
南站公园致力于创造出有自身风格,符合当地文化习俗的环境,而不单单是钢筋水泥的简单组合。融入很多人文色彩,让恬静、质朴、自然的生活模式不再只存在于我们梦想之中。结合铁路文化,利用废弃铁路形成有丰富变化的视觉空间。
三、设计手法
南站公园主要采用的是自然式的,也就是所谓的风景式。自然式园林从地形上来说,讲究的是“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所谓“构园有法,法无定式”就是园林布局的基本原则,园林布局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几点:1 主景与配景,2 对比与调和,3 节奏与韵律,4 均衡与稳定,5 尺度与比例。
南站公园主要景点有中心动感广场,亲水广场,趣味活动区,场地运动区,器械活动区等,为周边居民保留一处人与自然交融的畅所欲言,同时为附近居民提供一处运动、休闲、健身的绿色空间。南站公园将会是一个开放的深受居民欢迎的小型公园。
四、总体设计
成都南站公园的总体设计是以绿化和废弃铁路元素构思的。绿化是优化公园环境的重要因素。南站公园设计强调生态,注重环境,尊重现状资源。在景观空间的塑造上,结合各种要素穿插组织,营造立体的绿化系统。本次设计中强调植物形态和季节变化,创造活泼的视觉效果和时空景观的趣味性。同时考虑种植效益,采用生态聚落的观点配置植物,不仅使植物景观和时空景观丰富多姿,且通过自身的循环,调节公园微气候,保持空前清新。植物配置力求做到乔,灌,草结合,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体现植物的季相变化。
南站公园的景观小品是现代公园中不可欠缺的点缀,它们既给游人带来了便利,又给环境空间增添了丰富的情趣。南站公园设计充分融入了铁路文化,利用废弃铁路设计的小品设施,既满足了适用人体功能的要求又要与整体环境基调相协调,其色彩质感一般都与整体环境形成对比效果。
五、分区与组景
南站公园设计总体上应该充分把握历史文化、传统脉络、民生民俗、自然生态及城市特点,表现出成都独具的文化发城市魅力。构建一心二链六区十二景。
一心:成都市南部园区的景观中心。
二链:水绿交融的两条链带。
六区:即综合服务区、文化展示区、生态湿地示范区、湖心区、生态休闲区、健身休闲区。
十二景:以公园现状保存和加工,融入地方文化民俗形成景点,加入铁路文化,共十二景。主要是:大源广场、民俗风情、文化盒子、风荷秀丽、柳浪闻莺、绿野天伦、韵动绿洲、翠林碧影、南湖印象、芳菲广场、万树深林、溪流涌进。
五、绿化配置设计
公园树木花草的配置按分区的不同,竖向差异进行统筹安排如下:
1、乔木类:以杨树、水杉、香樟、紫壳楠、楠木、悬林木、樱花、青桐、三叶木、桂花、天竺桂、喜树、紫薇、桃花、海棠、银杏为骨干树种。
2、灌木类:以南天竹、杜鹃、茶花、芙蓉、栀子、含笑、腊梅、木绣球等大块面组团。
3、湿地水生植物类:鸢尾,伞草,泽泻,慈姑,鹤望兰,蜘蛛兰,萍浮等。
4、有色植物类:红枫、红继木、红叶李、鸡爪槭,黄栌等。
库文档分享
5、多年生草本类:菊类、兰类花卉、石竹、仙客来。
6、刚竹,金竹,毛竹,琴丝竹,凤尾竹等。
7、棕榈类:刺葵,蒲葵,苏铁,棕树等。
8、地被类:混播草坪,马蹄金草坡,三叶草等。
9、按景点特征及地貌,适地适树,高低错落,疏密有序,层次分明。
六、园区交通道路组织设计
1、公园各出入口设置公园栏、无障碍通道。
2、主要交通道路为公园轴线通道以及各景点之间通道,次要交通道路为林间通道及观景通道。
3、园内设置3处地上停车点,分别设置于公园的入口周围,可以解决近千辆汽车的停放。
4、园内卫生设施设在各景点周围,方便行人以及保持公园卫生。
5、公园内的无障碍设计分别以道路铺装和扶手的方式对无障碍设计予以具体体现。
七、光彩工程
1、灯具形态主要有:脚灯,地灯,射灯,柱形灯,草坪灯,水下彩灯等。
2、重点光彩部位及效果。
3、景观照明控制系统。
八、背景音乐设计(广播系统)
在公园管理中心设置广播系统,园区主干道每隔50米在地面隐蔽设置音箱。线路随照明线路。公园中广场活动较集中的地方设置音箱,公园展示厅的广播系统由展示厅统一布置。
九、通信信号控制
1、公园中设置公用电话,分布于主要人流聚集处,公园管理中心及服务设施分别布置固定电话线路,具体由各部门分配。
2、公园中设置紧急呼叫系统,设置于主要节
南站公园设计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