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分析.docx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案例山东某市塑料编织袋厂与日本客商的谈判1984年,山东某市塑料编织袋厂厂长获悉日本某株式会社准备向我国出售先进的塑料编织袋生产线,立即出马与日商谈判。谈判桌上,日方代表开始开价240万美元,我方厂长立即答复:“据我们掌握情报,贵国某株式会社所提供产品与你们完全一样,开价只是贵方一半,我建议你们重新报价。”一夜之间,日本人列出详细价目清单,第二天报出总价180万美元。随后在持续9天的谈判中,日方在130万美元价格上再不妥协。我方厂长有意同另一家西方公司做了洽谈联系,日方得悉,总价立即降至120万美元。我方厂长仍不签字,日方大为震怒,我方厂长拍案而起:“先生,中国不再是几十年前任人摆布的中国了,你们的价格,你们的态度都是我们不能接受的!”说罢把提包甩在桌上,里面那些西方某公司设备的照片散了满地。日方代表大吃一惊,忙要求说:“先生,我的权限到此为止,请允许我再同厂方联系请示后再商量。”第二天,日方宣布降价为110万美元。我方厂长在拍板成交的同时,提出安装所需费用一概由日方承担,又迫使日方让步。请分析下列问题:(1)我方厂长在谈判中运用了怎样的技巧?(2)我方厂长在谈判中稳操胜券的原因有哪些?(3)请分析日方最后不得不成交的心理状态。分析:(1)我方厂长在谈判中运用了进攻性的谈判技巧,谈判中态度强硬,从容不迫。使谈判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我方的手中。(2)原因1我方事先掌握了日方编织袋生产线的准确的市场价格,使得日方难以利用信息不对称性来谋取暴利。2我方故意做出同另一家西方公司的洽谈联系,使得日方在心理上产生竞争压力。3我方态度强硬,从容不迫,给日方传递的信号是这个谈判不管成功与否,对我方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不是势在必得的。这样综合起来,使得日方最后要做出让步。(3)1日方的编织袋生产线这个产品并不是仅此一家,还有来自日本和西方的同行的竞争,而且中方的谈判人员有意同其同行进行洽谈联系,使得日方产生心理上的压力。2中方谈判人员了解其产品的准确市场定价,而且态度强硬,并不着急成交。而日方却又面临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如果不尽快成交,恐会被同行抢生意。3日方此前在中国并没有成功谈判先例,在利润可观的基础上就可以选择成交,如果太贪婪,恐怕会失去整笔生意。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8-11-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