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网络谣言的成因与危害.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危害:
威胁社会稳定,危害公共安全:如“军车进京”
损害公众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声誉受损:韩国明星因网络毁谤,导致轻生;食盐抢购,导致部分餐馆和百姓购不到食盐;“柑橘有虫事件”导致滞销浪费;
破坏了政府、网络的公信力,损害政府、网络形象,易造成“狼来了”结果;
给网民造成巨大的思想混乱,影响青少年朋友身心健康发展:
成因
即使在互联网较为发达的今天,人们所需要了解的信息也无法全部公开或者可以随时随地轻而易举地获得,这是谣言得以传播的很重要的社会基础。
政治性谣言是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
娱乐性的谣言,网络上尤其多。这恐怕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有关。不少人把网络当作非真实的世界,扩大了它的虚拟性,强化了它的娱乐性,而忽视了它既是虚拟的,又是真实的,是虚拟的真实、真实的虚拟。如“木乃伊怀孕”之类搞笑谣言被广泛传播。
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负面影响,既有技术因素,也有社会因素。
技术因素而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流动,其传播速度和范围都是传统信息传播渠道难以比拟的。
就社会因素而言,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深刻转型,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多发。群众对于贪污腐败、分配不公、公权滥用等现象深恶痛绝。网络谣言正是利用这种社会心理,捏造、夸大、扭曲相关事件,误导公众。
谣言的制造者利用了一些人的心理弱点。有些人喜欢求新、求奇,常常抱着“别人不知道的我知道”的心态,以寻求刺激;有些人则是从众心理,“别人知道的,我也应该知道”;当然还有一些人的素质不高,缺乏基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即使有些谣言毫无逻辑、漏洞百出也信以为真。
个体认知水平有限导致无意成为谣言传播者。
法律制度不健全。
以下是比较好的参考文章
网络谣言危害巨大
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时间:2012-04-16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张贺浏览:6379
编者按:
4月16日,人民日报刊文表示,网络谣言从根本上破坏公众对政府、社会和政治制度的信任,造成严重的思想混乱。比如“军车进京”谣言,这是子虚乌有的凭空捏造,这类谣言极易造成群众的恐慌心理,影响社会稳定。而不捏造事实,是每个有责任感的守法公民的应尽义务。

人民日报:“军车进京”谣言极易影响稳定

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手机短信、即时通讯工具和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崛起,网络谣言也呈激增之势。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谣言不仅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特定范围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危害巨大,后果十分严重,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惕。
威胁社会稳定,损害国家形象
网络谣言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小而言之,网络谣言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大而言之,网络谣言影响社会稳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威胁,甚至损害国家形象。
2011年3月,在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后仅一周,中国多地发生群众抢购食盐的事件,而这一切都源于一则“食盐能抵御核辐射”的网络谣言。“抢盐”闹剧不但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影响了群众的日常生活,甚至闹成了国际笑话,被外国媒体广泛报道,给国家形象造成了损害。
2009年10月

网络谣言的成因与危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8-11-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