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理性派美学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还有科学的发展,它们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欧洲的商业革命。商业革命除了上述事件所提供的人才、技术、知识、交通、自由等客观条件外,还有人们主观上的重视和提倡,这就是大约从1600年到1700年达到全盛期的重商主义的学说和政策及其实践。特别是宗教改革和商业革命,在政治上的一个表现和发展,就是现代国家制度的产生,在17世纪,其形式主要是群主专制。所以17世纪常被称作:“君主时代”、“专制主义时代”、“列强时代”,其中最强盛的,是路易十四的法国。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从13世纪开始逐渐演变来的。法国走向君主专制的道路,是欧洲各国的缩影,甚至连共和政体存在最多的意大利,也早就被君主政体所代替。
后来,随着君主专制在英、法等国的建立,专制主义的政治理论的写作,就转移到英、法等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人,(1530-1596)(1583-1645)(1588-1679)。
17世纪不仅是一个君主的世纪,而且还是一个天才的世纪,即思想活跃追求创新的世纪,这主要表现在科学和哲学的巨大发展上。
古希腊以亚里士多德和欧几里得为代表的、建立在类比理性基础上的科学,即所谓“第一科学“,在中世纪的西方并没有得到继承和发展,而同一时期,东方科学却大放异彩,特别是中国,出现了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四大发明。
16世纪的天文学革命,促成了17世纪的力学革命,为天文学革命作出贡献的伽利略、开普勒,也是这场力学革命的开路先锋,而最终完成力学革命的,是在伽利略逝世那一年诞生的英国的牛顿(1642-1727)。
一、笛卡尔(1596—1650) (一)形而上学与二元论世界观批判经院哲学,提出普遍怀疑的原则。通过怀疑得出“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原理,认为“我”这个精神实体的存在是一切知识的基石,进一步演绎出“上帝”和“物体”,建立起二元论,借着上帝的权威来保证物质世界的存在。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包含着唯物主义因素。
(二)物理学的唯物主义物质是唯一实体,广延性是其主要属性,机械运动是运动的唯一形式。物质是无限的;坚持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天地都是同种物质构成;宇宙是一个根据自身规律逐渐发展起来的。创立了动量守恒定律和解析几何,显示辩证法思想。
(三)唯心主义唯理论(1)否定感性认识,夸大其局限性,抬高理性的作用。认为在理性看来凡是清楚明白的观念就是真的观念,而理性直觉和演绎推理是获得真知的唯一道路。(2)主张天赋观念论,认为人类理性中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观念,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具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性质。
(四)唯理论美学思想
1 理性是天赋能力,是一切知识的根源,只有符合理性,才能有明晰的真理和判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良知。
2 艺术是激情,但激情必须处于平衡、温和状态,是和谐的。
3艺术的美在于合乎理性的文词、结构、整体与部分的和谐。
二、布瓦洛《诗的艺术》主要观点及内容:1、理性原则:
其理论渊源:亚里斯多德称艺术创作是“心之理性的生产”,贺拉斯认为“要写作成功,判断力是开端和源泉。”
布瓦洛强调的理性是笛卡尔主义的理性,即人天生就有的良知,这是一种抽象的、不变的,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底的判断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理性或良知是与生俱来、天然均等的,它普遍人性的一部分。只有抓住普遍永恒性的作品才是美的。他认为理性是艺术达到完美的最高尺度,是创作与批评的最高原则。
在布瓦洛看来,理性是文学的基础,也是文学的目的,遵从理性是艺术达到完美的根本途径。理性之所以重要在于它能帮助诗人正确认识事物的关系、程序、条理,可以帮助作家写出有条有理、合乎情理的文章。人们凭借理性判断是非真伪,凭借理性从善避恶,求得真理。真理是理性的产物。美的东西必然是符合理性的,理性=真实=美。但他并不反对艺术表达情感。但他认为不论是作家的情感和想象,还是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服从理性。
大陆理性派经验派美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