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污水处理厂建筑设计的探讨
摘要:本文作者阐述了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探讨了了污水处理厂建筑设计的特点,并在建筑设计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污水处理厂建筑设计的五大主要发展趋势。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建筑设计;探讨
在目前污水处理厂建筑的设计中,设计师要根据污水处理工程的特点,借鉴他人的经验与技术,慎重选择工艺、考虑优化方案。同时重视发挥地区性的文化特点,在满足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要求的基础上,将污水处理厂建筑的特点、功能与地域、民族、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掘并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追求污水处理厂建筑物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整体协调,竖起一座座环保形象的丰碑。
1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
整个污水处理过程是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再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2 污水处理厂建筑物设计的特点
基础工程设计
主要构筑物如提升泵房、臭氧接触池、鼓风机房、臭氧发生器室等基础一般采用<500预应力薄壁管桩基础,有效桩长12 m,根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注意预应力管桩施工时采用静压法,打桩施工时先打试桩。
主体结构工程设计
管廊及滤池底板、壁板、走道板等主体结构一般采用现浇C25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混凝土抗渗等级S6;砖砌体用MU10烧结多孔砖,地面以下用M10水泥砂浆砌筑,地面以上用M5混合砂浆;垫层用C10混凝土,预制板用C30混凝土;铁梯栏杆均采用不锈钢栏杆。
提升泵房、臭氧接触池设计
提升泵房、臭氧接触池构筑物的设计等级、基础与结构的施工方法同其他建筑物,但面层则有不同的做法:外立面用水泥砂浆分层抹平,白色长条外墙面砖贴面。水池非露天顶板采用抛光玻化砖面层;内壁采用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表面修整后,采用IPN8710-2B两地两面防腐涂层。
废水池设计
一般面层做法为地板面用C20素混凝土找坡;壁板内外壁及顶板底面采用清水混凝土;由于水池全部埋入土中,水池顶板顶面和水池壁板外侧均要求刷冷底子油二道。
污泥浓缩池设计
地基一般采用换土垫层法施工,挖去淤泥质黏土层至粉质黏土层,并换成中粗砂垫层至池底。面层做法为:底板面、壁板及毛石混凝土锥壁内壁采用1B2水泥砂浆分层抹平;外壁地面以下刷冷底子油二道,地面以上外壁用水泥砂浆抹光,中高档外墙用涂料刷面。走道板面采用广场地面砖。
鼓风机房、臭氧发生器室设计
建筑耐火等级、屋面防水等级按要求设计,一般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500预应力薄壁管桩基础。1)砌体工程:通常室内设计地面以下采用MU10标准黏土砖,M10水泥砂浆砌筑;室内设计地面以上采用MU10烧结多孔砖,M5混合砂浆砌筑。2)屋面工程:通常建筑找坡材料为膨胀珍珠岩,保
关于污水处理厂建筑设计的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