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是什么意思雾霾是怎么形成的
近日,我国中北部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多地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级别。雾霾天气也致使多地交通受阻,部分地区呼吸道疾病病人增加。很多人就在问,雾霾是什么意思呢?雾霾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天气网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雾霾是怎么形成的吧。
雾霾是什么意思雾霾是怎么形成的
霾也称灰霾(烟霞)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霾又称大气棕色云,在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霾天气定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据研究,目前在我国存在着4个霾天气比较严重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河谷、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雾霾天气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 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 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4. 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 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雾霾的形成与治理
自进入2013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反复出现“雾霾”天气,造成飞机推迟航班,高速公路关闭,呼吸道感染病人剧增,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们的天空到底怎么了?它会危害我们的健康吗?能不能预防和治理?人们对此产生了恐慌,不知所措。
一、什么是雾霾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
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而霾中含有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成分,它们两者结合在一起,不但使天空变得灰蒙蒙的,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二、雾霾的形成原因
首先是汽车尾气,如一氧化碳、未燃烧的氮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含铅的化合物和烟尘等,碰上雾天,可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其次是北方冬季烧煤供暖产生的废气,如煤中的杂质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燃烧不充分产生的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等;第三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炼、建材企业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还有露天烧烤、燃烧垃圾、燃放烟花等等。
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它们成为凝聚核,使空气中的水蒸汽凝聚成水雾,同时与颗粒物一起阻挡光线,在一定的气候条
雾霾是什么意思 雾霾是怎么形成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