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包装又爱又恨
各式各样的瓶装饮料和矿泉水、桶装方便面、即冲式奶茶……食品中的塑料包装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当人们在享受着速食的便利时,却也为谈“塑”色变的恐慌心态纠结不已。
日前,微博上爆出的一则新闻“24岁黑龙江女大学生连吃一个月方便面患胃癌”的消息仍旧让我们震惊不已。塑料包装真的如此“恐怖”吗?
桶装面内壁涂层相对安全
对于“每天方便面就会致癌”的观点,厉曙光教授并不赞同。在他看来,胃癌的发生有很多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不规律的作息方式、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长期吸烟、酗酒等,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癌症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估计那位女大学生可能是生活节奏紊乱,加上家族史、长期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作息紊乱、营养不均衡、抵抗力差等原因,在长期多因素的作用之下导致了胃癌。”此外,对于网友猜测的“桶装泡面的内壁,感觉滑滑的,可能是打了蜡,进而才致癌”的说法,厉曙光也进一步解释说,“不是打蜡,而是聚乙烯涂层。”“泡面桶的原材料是食品用纸板,众所周知,纸板本身是不防漏的,为了能承载泡方便面的热水,泡面桶的内壁就需要淋膜一层聚乙烯的涂层。”
那么,在开水的“刺激”下,含有聚乙烯的涂层是否会析出有害物质呢?专家表示,具有优良安全性能的聚乙烯手感似蜡,而且无臭、无毒,并且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因此就目前看来,广泛用于食品包装中的聚乙烯还是相对安全的。
饮料瓶PET不宜耐高
既然桶装方便面的内壁是相对安全的,那是否代表我们日常所用的饮料瓶也是安全的了?从节约、环保的角度出发,喝完饮料或者矿泉水后,饮料瓶是否也可反复使用?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那就错了。专家解释说,现在的瓶装饮料、矿泉水的瓶子一般采用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也就是我们经常能在瓶底找到的“PET”标识。在常温条件下,这些塑料瓶的确是安全的,但如果长时间重复使用,则有可能会释放出有害物质。所以夏天喝完饮料,还是建议顺手把瓶子丢进垃圾桶。同样的道理,除了不要用饮料瓶装开水沸水外,在高温天气也尽量不要把矿泉水长期存放在露天或车辆的后备箱里。
早点袋忌选“着色袋”
到菜场买菜,我们常常见到五颜六色的非透明塑料袋,因为只是常温接触肉类、蔬菜等食物,而且回家后还会清洗,所以使用这样的塑料袋问题并不太大,但这些塑料袋是不能存放直接入口的食品的,比如就不宜装早点。这时,就需要安全性能更高的塑料袋或纸质袋了。”厉曙光建议,用塑料袋
塑料包装 又爱又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