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焚书坑儒不是伪史.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焚书坑儒不是伪史
摘要: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初中历史课就开始教授的,稍微懂一点历史的人也都听过。一直以来,大家也都深信不疑。深入研究以后才发现,这里还有诸多疑点。如"坑"是否是活埋,被坑的人是否全是儒生等,学术界都有所研究。但还没有人对坑儒这件事本身的真实性提出异议。近几年,秦朝历史的研究随着影视剧的热播也很热门,还出现了对坑儒一事的质疑。先是《中华读书报》2009年11月18日文化周刊国学版刊登了李开元先生的《焚书坑儒,半桩伪造的历史》。接着该报又发表了马执斌先生的《"焚书坑儒"辨》,十分赞同李开元的文章。李先生的文章《焚书坑儒的真伪虚实--半桩伪造的历史》(以下简称《伪史》)还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先秦、秦汉史》2011年1期收录。《伪史》一文虽然承认焚书的真实性,却提出"坑儒是伪造的历史,而且是一个三重伪造的历史。"本文试从《伪史》提出的四个疑点分析,证明焚书坑儒并非伪史。
关键字:坑儒方士秦始皇
《伪史》先从大家熟知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故事入手,提出这个故事的四个疑点。疑点一:"坑儒事件中被害者称谓的变化"。作者提出被害者先是指方士,又变为文学方术士,后以诸生代之,模糊了被害者身份,"淡化了方士,强化了文学"。其实"诸生"一词本就包括方士,也包括儒生。它是泛指那些读百家书的文人。《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炼以求奇药。"
①就是要说明被坑者既有儒生,也有方士。事件的起因是方士们不但没有为秦始皇寻找仙药,反而背地里妖言惑众,惹怒了秦始皇。于是,秦始皇下令御史察处诸生,受牵连的有四百六十余人,被坑杀于咸阳。联系史记前文关于焚书事件的记载,可知方士惹怒秦始皇只是事件的导火索,秦始皇其实是为针对文人们乱发表巷议,"妖言以乱黔首"达到思想专制才坑杀了这么多人,"使天下知之,以惩后。"作为百家中大派的儒家,自然容易受到牵连。但须指出的是秦始皇并不是要消灭儒学,秦朝廷里的博士就有许多是儒生,而且只有博士能藏有《诗》、《书》等百家之书。②只要从整个事件的动机分析,就可知被坑者主要是方士,儒生只占少数。疑点二:作者指出扶苏劝谏秦始皇的那段记事,突如其来,"倒像是为说明诸生就是儒生而说的。如果没有这条添加的说明,秦始皇坑埋的是儒生这件事就站不住脚了。"扶苏这段记事确有唐突的意味,既然前文已经将诸生坑杀,扶苏的劝谏已经没有意义,如要劝谏也应该在坑杀之前。吕思勉先生就说过"是所谓诸生亦不必诵法孔子。扶苏谏辞盖后人所附会,非当时语实如是也。"③但是,即使这段材料是后人为说明诸生而加入的,也不能作为否认"坑儒"一事的理由。前文已分析了被坑者中既有方士,也有儒生,而且方士占多数。那为什么后人要加入这段扶苏的材料来说明诸生是儒生呢?后文会进一步说明。疑点三:"受害者处刑的奇怪"。作者指出史记中被坑者的罪名是"妖言"罪,但被处死的方式是"坑",这不符合秦代的律法。理由是,妖言重罪者该腰斩。④凭我们已有的研究表明,秦代的死刑主要有"弃市"、"枭首"、"车裂"、"腰斩"等,多是对于肢体的残害,却没有"坑"。但秦代也有多次用坑埋处死的例子,如秦国大将白起坑埋赵国四十万战俘,项羽坑埋秦有秦始皇十九年,"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之。"分析这几个例子,有一个共同点:当要处死的人

焚书坑儒不是伪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ggqyk17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