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知行不一
春秋时的晋灵公不行君道。他对国民横征暴敛,用以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他为人荒诞暴虐,常在宫中高台上用弹弓射击行人,以供取乐。一位御厨因烹饪时没把熊掌炖烂,便被晋灵公杀掉,尸体放在筐中,让官女们用车载着经过朝堂。大臣赵盾和士季看到了车中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得知事情的原委后,他们为晋灵公的无道感到深深忧虑,准备进行规谏。
士季对赵盾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他若不听,您再去接着劝谏。”于是士季去见晋灵公。来到宫中,士季边往前行边伏地行礼,如此三次,晋灵公都假装没有看见他。直到士季来到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没有人能不犯错误,犯了错误如果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经》上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如诗中所说,肯弥补过失的人太少了。您如能知过就改、坚持向善,那么臣子们就有了依靠,国家也就有救了!《诗经》又说:‘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这是说周宣王能够改过补缺。国君肯知错就改,君位才能永固啊!”
可是,晋灵公虽说知错,却并没有改正。此后赵盾又多次劝谏,这让晋灵公备感厌烦。他先派力士鉏麑去刺杀赵盾,之后又在宫中设宴暗算赵盾,好在赵盾都侥幸逃脱了。时隔不久,赵盾的堂弟赵穿便在桃园中杀掉了晋灵公。
正如《诗经》所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晋灵公知错而不能改,正所谓知行不一,有始无终,从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原文链接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①,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②,杀之,寘诸畚③,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④
晋灵公知行不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