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一、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是一种复杂的光学仪器。它是医学实验常用工具之一,其作用是将观察的标本放大,以便观察和分析。一般光学显微镜包括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如图右所示。
(一)机械装置
1. 镜座:位于最底部的构造,为整个显微镜的基座,用以支持着整个镜体,起稳固作用。
2. 镜柱:为垂直于镜座上的短柱,用以支持镜臂。
3. 镜臂:为支持镜筒和镜台的呈弓形结构的部分,是取用显微镜时握拿的部分。
:为调节焦距的装置,分为细准焦螺旋和粗准焦螺旋两种。
(1)粗准焦螺旋:使镜筒较快或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好焦距。适于低倍镜观察时调焦。
(2)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缓慢或较小幅度地升降。使用于在低倍镜下用粗调节器找到物体后,
在高倍镜下进行焦距的精细调节。
5. 镜筒:位于镜臂的前方,它是一个齿状脊板与调节器相接的圆筒状结构,上端装载目镜,下
端连接物镜转换器。
6. 转换器:位于镜筒下端的一个可旋转的凹形圆盘上,一般装有2~4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接物镜。旋转它就可以转换接物镜。旋转盘边缘有一定卡,当旋至物镜和镜筒成直线时,就发出“咔”的响声,这时方可观察玻片标本。
7. 镜台:也称载物台,是位于镜臂下面的平台,用以承放玻片标本。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形的通光孔,光线可以通过它由下向上反射。
(二)光学系统
:装在镜台下,它有平凹两面。平面镜聚光力弱,适合光线较强时使用。凹面镜聚光力强,适于光线较弱时使用。
:
:目镜螺纹,物镜螺纹。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距离玻片的距离;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物体的(面积或长度和
宽度)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
例:(1)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被彼此相连的64个细胞所填满。若物镜换为40×,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细胞的数目是个。
(2)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在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物镜
换为40×,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细胞的数目是个。
结论:若视野中细胞均匀分布在整个视野中,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
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排列,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低倍镜的使用
1. 取镜安放:将显微镜小心地从镜箱中取出(移动显微镜时应以右手握住镜壁,左手托住镜座),放置在实验台的偏左侧,以镜座的后端离实验台边缘约6~10cm为宜。首先检查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是否完整和正常。如果是镜筒直立式光镜,可使镜筒倾斜一定角度(一般不应超过45度)以方便观察(观察临时装片时禁止倾斜镜臂)。
2、对光:转动螺旋,使镜筒略升高。转动遮光器使得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调节,使倍镜对准通光孔,当镜头完全到位时,可听到轻微的扣碰声。然后用左眼向着观察(注意两眼应同时睁开),同时调节的方向,要求视野达到完全均匀明亮。
3、放置玻片标本:将玻片标本放置到载物台上用标本移动器上的弹簧夹固定好(注意:使有盖玻片或有标本的一面朝上),然后移动标本,使需要观察的标本部位对准通光孔的中央。
4、调节焦距:从注视低倍镜,同时调节螺旋使镜头下降,(注意操作时必须从侧面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以避免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