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经典诵读具体措施2.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做为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犹如春风细雨,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文化修养的提高,甚至对他们将来事业所取得的成就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校于开展了经典诵读与学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相结合的教育活动。
一、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和目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开展国学经典与古诗文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去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国学经典与古诗文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诵读经典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江主席说:“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着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古典诗文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给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迹。虽然目前的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但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
诵读经典是加强人文教育的需要。知识就是力量。可是,人文精神比知识更为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走向异化。21世纪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是新的人文精神的再造。我国的古典诗文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文化资源,有着博大的精神力量。让学生诵读古诗文中的传世佳作,就是为了补人文文化教育这一课,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
诵读经典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一是诵读古典诗文能够让人感受宇宙奥秘、顿悟人生智慧,能够把人的精神释放到一个自由翱翔的空间,点燃创造之火,让学生诵读大量古诗文可以启迪灵感,增强其原创力。二是古典诗文在文字表面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诵读经典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不断的丰富。三是古典诗文中有很多名篇佳作描写山水、人情之美,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我们积极探索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带动学生良好学忆力和智力、打好语文基础的目的,不断积淀文化底蕴。
二、经典国学启蒙教育的形式和策略
在开展诵读经典国学、传承优秀文化、学习道德模范的活动过程中,我们牢牢把握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的五个原则,使诵读活动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悄然熏陶感染着学生的心灵。
1、开展“五个一”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充分利用每天早晨阅读15分钟晨读时间。每周诵读一首(篇)古诗词;每周上一节以经典诗词诵读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课;以班级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赛诗会;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经典诗词诵读比赛或诵诗会、诗文表演等;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背诗大王”“读书大王”和“书香班级”评选活动。既激发学生学古诗词的兴趣,又使古诗词教学形式得到有益的扩展和延伸。
2、创设诵读经典氛围,丰富校园文化底蕴
围绕

经典诵读具体措施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8-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