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婴医院管理监督指南(2014版)
标准第一条
制定保护婴儿健康和安全的有关规定,并及时传达到全体医护人员。
指标
1. 建立爱婴医院领导和技术指导小组。
2. 有爱婴医院工作计划和总结。
3. 制定保护婴儿健康和安全的具体规定。
4. 对全体医护人员定期进行母乳喂养政策和规定培训。
措施
1. 成立爱婴医院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明确负责爱婴医院管理的职能科室,开展质量控制与监督评估。领导小组由业务院长及医务处、护理部、产科、儿科、妇保科、儿保科、健康教育科、营养科主任组成;技术指导小组由产科、儿科、乳腺科、妇保科、儿保科、健康教育科、营养科专家及护士长组成。
2. 每年制定爱婴医院工作计划并进行总结,有督导检查记录和改进措施。
3. 制定母乳喂养、新生儿安全管理、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等规定,并将这些规定张贴在母婴所到之处(如产科门诊、儿科门诊、产房、产科病房、新生儿病房等)。
“母乳喂养规定”发放至全体医护人员,开展不同形式的母乳喂养政策和知识的宣传,要求全体医护人员掌握相关政策和规定。
检查方法
、技术指导小组和职能科室爱婴医院工作情况汇报;查看年度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相关会议记录等资料以及归档情况;了解是否将爱婴医院工作纳入常规工作进行管理,了解相关岗位人员职责是否明确和落实措施。
、新生儿安全管理(包括安排至少1名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分娩现场等)、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等制度文本。
、护理记录、岗位职责、健康教育等医疗文书中母乳喂养内容。
“母乳喂养规定”张贴情况。
“母乳喂养规定”的掌握情况。
“母乳喂养规定”的了解情况。
标准第二条
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技术的培训。
指标
。
%以上的产、儿科医护人员能够正确回答80%以上的有关母乳喂养问题。
、儿科综合目标管理指标体系,纳入产、儿科医护人员岗位责任目标体系。
措施
,对新参加工作人员进行不少于20小时的母乳喂养政策和知识、技术培训。
,每年对产科、儿科的医护人员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复训,时间不少于3小时。
3. 其他科室将促进母乳喂养纳入查房内容。
检查方法
、儿科综合目标管理指标;查看产、儿科医护人员岗位责任指标;查看产、儿科病程和护理记录。
(哺乳期儿童),查看查房记录。
、课程安排、教师教案及学员笔记。
;抽取部分医护人员对母乳喂养规定、知识、技能进行考核。
标准第三条
将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方法告诉所有的孕产妇。
指标
100%的孕产妇接受过母乳喂养的宣教,80%以上孕产妇能够正确回答以下
9个问题中的7个。
(1)母乳喂养的好处;
(2)什么是纯母乳喂养,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和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以上的重要性;
(3)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开奶的重要性;
(4)24小时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5)产妇喂奶的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
(6)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7)如何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8)特殊情况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的母乳喂养;
产妇上班后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措施
、孕妇学校、产科病房等途径,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教育;
,有场地、有设施,有系统的课程安排,定期开课;
。
检查方法
、孕妇学校、产科病房等处获得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情况。
,应有场地、有设施、有专人负责,课表公布于众;查看年度授课记录。
、产妇母乳喂养的操作。
。
标准第四条
帮助产妇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指标
%以上的新生儿在生后1小时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并进行早吸吮,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时间应不少于半小时。
,回病房后尽早补做母婴皮肤接触并进行早吸吮。
措施
。在皮肤接触时,母婴应有目光交流,并注意新生儿保暖。
。
,进行母婴部分皮肤接触。回病房后及早补做母婴的皮肤接触和早吸吮。
检查方法
爱婴医院管理监督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