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自闭症学生乘车训练的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0第一研究阶段(准备阶段)(一) 基本情况:
阿坚,男,15岁,自闭症儿童。喜欢独来独往,不爱与人交往,有需要时直接拉别人的手,不用语言表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到处乱跑,一节课至少离开座位三、四次,作业字迹潦草;容易大声喊叫,咬自己的衣袖,有时情绪失控,打同学或老师;还存在一些异常行为,例如:经常自言自语;手中经常拿一个矿泉水瓶,如果不让他玩这个瓶子,就会发脾气等等。经医院鉴定为自闭症儿童。(二) 情况分析:家长提出要训练阿坚独自乘车
原来读的小学离家很近,阿坚自己上下学,现从南海区到我校上学,距离比较远,近20站路程。父母做餐饮工作,很忙又辛苦,父母无法接送他上学,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岗位,妈妈就与我商量共同训练阿坚自己乘车上学。刚听到这个消息,我们级组的老师都反对,认为他不可能自己乘车上学。但我还是很配合家长,运用塑造法制定了相关方案,因为对自闭症孩子来说,学会"乘车"比学会"两位数乘法"有用得多。首先选车次,我选择了阿坚家附近始发的公交车113路,虽然113路车绕了路,多跑5、6站,但因为是始发车比较易训练。阿坚原来的活动范围很小,都是在家附近,所以对家附近的情况他很熟悉。去远一些的地方,都是家人开摩托带他去,极少坐公交车。(三)制定计划:
第一至四周,由爸爸带领阿坚坐公交车上下学,只选择坐113路车,教阿坚认识车次;并且训练阿坚自己刷公交卡;第五、六周每天放学后,爸爸仍接送阿坚上学,但让小坚在前,爸爸只是在后跟随,需要时给与提醒;第七周爸爸把阿坚带到车站之后,让阿坚自己坐113路公交车回家;第八周让他自己去车站坐车回家,爸爸在暗处观察;第九周独自坐车上学。第二循环阶段:
(一)行动:
第一天,爸爸带阿坚上公交车,刷卡时,听到自动刷卡机的提示语言,阿坚很好奇,站在车门口,盯着刷卡机伸手想探究原因,被爸爸拉着走到了车厢尾部。刚好有座位,他俩就并排坐在座位上。阿坚看到前面一位女士头上的装饰品,很感兴趣,就要伸手来摸,被爸爸制止。第三天,上车之后,没有座位,他就想把自己肥胖的身体挤到一个八九岁小女孩的座位上。被女孩的妈妈训斥了。
(二)反思:
听爸爸说了以上情况后,我觉得要想学会独自坐公交,必须先学习坐公交应注意的事项。于是从第二周开始,调整了原来的计划。
(三)改变后的训练计划:
第二、三、四周重点训练乘车应注意的事项。上车必须刷卡,刷卡成功后,要向车厢尾部移动;区分有座、无座的情况,无座时如何扶好站稳;在车上不能摸别人的身体或衣服;当听到"下一站是市一医院车站,下车的乘客请按铃"的提示音后,教他学习按提示铃;根据乘客的多少的来判断自己应站在汽车的哪个位置以确保自己能够及时下车;其他训练程序依次类推。第三循环阶段:
(一)行动:
坐几次车后,阿坚对自动刷卡机的提示音已经不再感兴趣,上车刷卡后就会向车厢后部移动。爸爸告诉他,上车后如果没有座位就要站在座位的旁边,并手把手教他如何扶好站稳。一周后阿坚就能分清有座位和没座位的情况,站着时也能扶好站稳。摸别人的衣服或头饰的现象也极少发生,因为他并不是对每种服饰都感兴趣。慢慢坐车次数多了,他就明白:当乘车人多时,要提前走到车门口,才能及时下车。但是当他下车向外挤的时候,因担心自己下不了车,拼命往
一名自闭症学生乘车训练的行动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