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体重指数BMI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摘要:该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中职生体重指数(BMI)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是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00余名在校中职生进行了BMI分组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体重指数之间强迫和恐怖2个因子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表明中职生BMI指数与心理健康状态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 BMI指数 SCL-9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与提高,肥胖人口每年都呈递增趋势,尤其是青少年肥胖的问题较为明显。有研究表明,肥胖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且肥胖程度越重,社会适应能力越低。同时,以瘦为美的观念亦引发了人们对体重的过分关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处在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冲突、心理困惑最多的时期。本次研究通过对中职生体重指数(BMI)和心理健康测试,探讨体重指数与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期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探索方向。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秦皇岛市中等职业学校和秦皇岛市卫生学校2012、2013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1)纳入条件:年龄16~18岁;秦皇岛在校中职生。
(2)样本量估计:根据两个样本率比较的样本量计算公式:N=2zαzβPQ/(P1-P0)2,学生心理问题的比例P0=20%,肥胖学生在P1=34%,当α=,β=,N=186(人),按照暴露组与对照组样本量相同设计,各组需要200人,共计400人。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回收426份,剔除无效问卷19份,共回收有效问卷407份。
(3)抽样方法:随机选取。
(1)资料收集。①资料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心理调查问卷。②调查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法,调查人员均经过统一严格培训,问卷说明语统一,调查现场由调查员控制,当场发放问卷当场回收,调查时班主任回避,并向学生说明问卷以不记名方式作答,以保证问卷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保密性。
(2)体格检查。①身高体重测量:对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规范要求和测试仪器进行测试。②BMI计算及分类:BMI=体重(kg)/[身高(m)]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最新亚太地区肥胖指标分类,BMI<;≤BMI≤;≤BMI≤;BMI≤。
(1)测试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
(2)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家庭出身、家庭收入、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教养方式、是否是班级干部、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家庭关系是否和睦、宗教信仰等方面。
、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结果
调查问卷中偏瘦体重人数为97人,标准体重为228人,超重体重为51人,肥胖体
中职生体重指数bmi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