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编辑:游瑞卿
【厚积薄发】
1、古诗赏读: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赏读:此诗以过去栖息在豪门大族厅堂之上的燕子,现在飞入普通百姓人家来抒发作者对社会沧桑变化的感慨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赏读:“同是天涯沦落人”常用来表现彼此的遭遇相同,也都同样对现实感到失望。“相逢何必曾相识”多用来表示萍水相逢也是缘分,何不抛开拘束,做一对惺惺相惜的朋友呢?
2、名句积累
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屈原《卜居》
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任何障碍都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只要有意愿,任何一个障碍都能够成为一个跳板,一个反跳的机会。
————杜伽尔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2)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2、过程与方法:(1)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景物。(2)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3学习融情于景的手法,找准景物与自己感情的契合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表达健康的情感
【知识储备】
1、景物描写也叫环境描写,其中包括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本课我们重点学习有关自然景物描写的一些方法。自然景物描写一般是指描写日月星辰、草木山川、时令变化等。绘景,必须抓住景物特征。景物特征就是某处景物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区别于其他景物的地方。时间、地点、景物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的特征。要写好景物的特征,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
2、景物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它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早、中、晚的景物不同;春、夏、秋的景物不同;风、雨、雪的景物不同;高山、平野、沙漠的景物也不同。同一类景物由于时间、地点、时代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不同的特征。写作时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鲜明的不同于一般景物的印象。
3、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学生喜欢写景,但常常忘了为什么写景,抓不住景物的特征。这里所说的特征和说明文中的事物描述不同,它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自然景物是客观的,但是由于作者的心境不同,受到感悟的地方也就不同。作者头脑里的景物特征已经深深印上了主观的痕迹。有的甚至会大大变形。“极度失望的人
竟会看见黑色的太阳”————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应当让学生明白,景物描写的标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自然景物是客观的,写什么,不写什么
,却全由作者的感悟来决定。《故都的秋》和《沁园春·长沙》写的是不同的秋景,但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引起作者感悟的一面。所以,学习写景,既要认真观察,对景物有准确的了解,又要找准景物与自己感情的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写得情景交融。
指导案
导学
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寻求依托。当知时节的春雨飘落大地时,当秋风吹来诱人的果香时,感到喜悦、幸福的决不仅仅是农民,过去的政治家、文学家,每当失意的时候就会寄情山林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当不堪学习重负,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去野外踏青,不是也能愉悦身心吗,可以说人对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不同的人,对自然的感悟有深浅不同,情趣有高下之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悟,“大漠孤烟直”的审美,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朱自清的江南之春,峻青的海滨仲夏夜,老舍的济南冬天,郦道元的三峡四季,都写得脍炙人口,美不胜收。那旖旎的春光,成熟的田野,多姿的冬景,奇异的山水,如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呈现在大家面前,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眷恋和热爱。
春和景明,百花吐艳;夏山如碧,莲叶满湖;秋风送爽,金桂飘香;冬雪漫天,素裹银妆,你能不停下匆匆的脚步,静心观赏?自然是画,自然是文学,自然是哲理。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用赏美之心,感知风景的多姿;用爱美之心,领略风景的魅力;用审美之心,探究风景的神韵,创作了一篇篇流芳千古的写景佳作。探寻这一篇篇写景佳作成功的秘诀,我们不难发现,要写好一篇写景的文章,关键在于善于观形察色,悟情品理。
写作方法
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2、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亲近自然_写景要抓住特征(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