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猫猫》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第四册第二课
授课老师:李雯雯
报送单位:廊坊市永清县曹家务乡曹家务小学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藏猫猫》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C羽调式,2/4拍。全曲节奏简单、明快,由3个乐句和1个补充结尾构成。歌曲第一、二小节和第三、四小节同头异尾,以此为动机,变化发展。歌词“拍拍手,快躲好”,生动地刻画了孩子们嬉戏的情景;一个“咦”字,一个“喵”字的巧妙运用,更是活泼生动、画龙点睛,把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整首歌曲富有浓郁的生活趣味,是非常适合儿童演唱与表演的一首歌曲。
2、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学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对策:
⑴在日常生活中多学。
⑵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⑶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能够运用欢快活泼地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小朋友们藏猫猫游戏中快乐的心情。
⑵感受歌曲藏猫猫的场面,激发热爱树木,热爱绿色的情感,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⑶握住人物的形象特征演唱歌曲《藏猫猫》,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知识与技能:
掌握延音线的作用,休止符的停顿。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欣赏、演唱、情景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自主、自信地参与音乐活动“老鹰捉小鸡”。表演时,要抓住动物的形象、神态来表现,并能把插图中各种动物的名字编到歌曲里去演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演唱情绪,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藏猫猫》。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中“︵”和“0”休止符的运用。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郊游,不是公园,而是音乐乐园,请轻轻起立。师生一起伴着音乐边唱边跳(屏幕:音乐乐园,同时播放《一去郊游》)
2、师:欢迎来到李老师的音乐乐园,下面请来了几只小动物,同学们猜猜它们是谁?(老师模仿相关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学生来猜)
师:喵-- -- 喵-- -- , 谁呀?生:小花猫;并一起模仿;
汪0汪0汪0 汪0 谁呀?生:小狗; ……
师:同学们想不想单独模仿这些小动物呢?这时,屏幕出现
2/4 X X X X | X X X | X —| X —||
师:小猫小猫怎样叫?生: 喵喵;
X X | X
《藏猫猫》教学设计与反思 李雯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