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南乡子》《朝天子》
学习目标:
,把握情感;
。
诗词3首——
整体感知(3﹢3分钟)
自由诵读三首诗词,说说各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观刈麦》——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赞美,通过对劳动人民艰苦劳动的描写,也对当时的黑暗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抨击。
《南乡子》——借登亭遥望中原并追忆三国时期孙权旧事,含蓄地讽刺了南宋统治集团的昏庸和软弱无能,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和讽刺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对官府的痛恨情绪。
观刈麦
白居易
课堂研读
观刈麦:就是看割麦子。
(772-846)字乐天,唐代著名诗人。曾担任太子的老师,做官正直,深受好评。晚年隐居洛阳香山寺,因此号香山居士。作品集有《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诗中大胆地批评时政,表现人民的疾苦。
白居易
写作背景(1分钟)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揭露了统治者对农民的横征暴敛。对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
自学指导+检测一(8分钟)
1、注意读音及易错字
2、理解把握诗歌内容
观刈(yì)麦作者:(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 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
岁晏(yàn)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诗句理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交代了写作背景,表明五月是麦收的农忙季节。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描写了妇女带着小孩赶往田间地头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水送饭的情景。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青壮年们的劳累和辛苦,他们“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不顾烈日的烘烤,脚踩发烫的土地,不辞辛劳地在南冈麦田低头收麦。
《诗词三首》(《观刈麦》《南乡子》《朝天子》) 课件 1(共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