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考试题及答案(精选).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考试题及答案
一: [判断题]
1、三维目标是三种目标。×
2、全面发展即均衡发展。×
3、一位教师只要能上好课就是合格教师。×
4、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不能随便在学生面前流露自己的情绪。√
5、的职责可以简单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而传道是指传授知识。√
6、教学关系是静态的、固定的。×
7、现代教学理论主张分学科教学。√
8、教育的多元化就是指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9、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而非命令学生。√
10、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行为需要规范的教育才能达成。√
11、好班主任应该让班里每个孩子是自由的,有活力的。√
12、如果教师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那么几乎就剥夺了学生成长的权利。√
13、 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而非命令学生。√
14、 双基的内涵要以终身学习和发展为取向,而不能仅以学科需要
和发展来定位。√
15、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教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16、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17、终身教育主要指成人教育×
18、无论教学手段如何先进,教学媒体仍然是辅助教学的工具√
19、热闹的课一定是好课×
20、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21、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是渴望得到赏识。”所以教师要毫不吝啬地赞赏和表扬学生。√
22、班级管理中的民主就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商量。√
23、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24、 批评双基意味着否定双基。×
25、教师是行动研究的主体√
26、 关注人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28、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资源。√
29、 对话”的前提是教师实行教学民主。√
30从学生角度来说,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
31、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学台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
32、教师保持乐观心态其实很简单:停止抱怨,学会赏识,内心平静而有激情地生活。√
33、有“深度描写”的教育叙事所描写的故事背后隐含了相关的教育道理或教育理论。√
34、 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35、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表现出来的差异可以为教育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36、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所以,在教学中学生自己没有做主的资格和权力。×
37、“行为跟进”是将校本研修活动中建构性反思的成果付诸行动的过程,是校本研修的后续阶段。√
38、“行为跟进”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认知方式,是教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一种可操作化的途径。√
39、教师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地做事情更为重要。√
40、“教是为了不教”强调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41、一个教师的好与坏关键看他所教学生学习成绩如何。×
42、 预设和生成应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43、向师性是学生的本质属性。√
44、学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主要靠班主任通过班会的形式来形成。×
45、学生应试的高分和长远发展是难以兼顾的×
46、教师知识越多,课会上得越好。×
47、当前的课改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不重视知识的传授。×
48、目标教学就是先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开始学习,在下课之前或结束本单元教学之前必须检查原来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
49、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
50、教学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走在学生的前面。√
51、教师补充教材就是以“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
52、热闹的课堂是有效教学的表现之一×
53、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是学习有效性的努力方向。√
54、师生关系和谐是有效互动的关键。√
55、从有效教学到优质教学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56、重视教学的生成性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57、缺乏经验的老师会死守课本,经验丰富的老师会超越课本。√
58、教学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
59、教学中强调生成就意味着否定预设。×
 
二: [单项选择题]

60、崔永元的《不过如此》这本书给教师的启示是( A)。
A : 教师对学生的训斥所造成的影响是终身的
B : 教师对学生的赞扬所造成的影响是终身的
C : 教师这种职业是令人尊重的
D : 教师这种职业只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61、上一堂好课是每位老师追求的目标,而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就是( D)。
A : 达到教学目标
B : 解决学生的困惑
C : 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
D : 引起学生主动学习 
62、“学生中没有差生

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考试题及答案(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ubaxiahaowei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