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手足口病 应急预案.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试行)
第一部分总则
一、目的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5岁以下儿童多见。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2~7天,可导致流行或暴发。该病的病原体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l6和肠道病毒71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病程约为4~8天,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或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极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肺水肿、弛缓性麻痹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为有效防止手足口病爆发流行,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河南省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立足准备,指挥有力,协调有序,加强能力,有效应对”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的预防控制工作,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
第二部分组织管理
一、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
成立手足口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一),全面领导手足口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下设办公室、疫情监测报告组、疫情应急处置组和后勤供应组等工作机构(见附件二)。
二、职责分工
(一)手足口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工作协调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和宣传报道等工作。
(二)疫情监测报告组
组织指导全县手足口病监测,保证网络支持,指导和开展疫情网络直报,负责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预测、预警和报告工作。
(三)疫情应急处置组
组织指导全县的手足口病例确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与管理、疫区的消毒与处理、提出控制措施和建议、开展预防控制效果的评估。
(四)后勤供应组
负责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防护用品、防治药品、消毒器械和药品、流行病学处置等物资的采购、储存、管理与发放、适时更新补充等,确保应急需要。
第三部分人员培训与健康教育
一、人员培训
做好人手足口病知识全员培训工作,对乡镇卫生院及县直医疗机构防保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的重点为卫生部《手足口病防控指南》、《河南省手足口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及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
离和防护,标本采集、运送与存放等知识。
二、健康教育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知识水平。以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宣传单等各种宣传形式,开展肠道传染病防病知识宣传,告诫家长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不要与患病儿童接触;纠正儿童不良习惯,餐前便后要经常洗手,对儿童的玩具、餐具、衣物、用品要经常消毒,托幼机构课间洗手等,家长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四部分疫情监测
一、县级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除常规进行手足口病网络直报工作外,实行手足口病每周一、四11时零病例报告。
二、县卫生防疫站按规定及时进行手足口病例审核工作,及时发现疫情,及时开展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并于每周一、四13时前向县卫生局、市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手足口病发病情况。
第五部分疫情处置
一、病例调查
接到病例报告或通过网络搜索发现报告病例后,要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填写

手足口病 应急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zh051230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8-11-29
最近更新